2008级“七校联合”辅修(双学位)招生简章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11-20浏览次数:577

2009-2010学年工商管理学院辅修(双学位)
招  生  简  章
 
[学院简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下设工商管理、贸易与营销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管理科学、旅游管理等4个系和8个研究所(研究中心),拥有经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WTO与湖北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旅游管理、技术经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6个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和国际经济与贸易3个专业为湖北省品牌专业,《市场营销》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学》、《农业经济学》2门课程为湖北省精品课程。
学院跨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拥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 7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 11个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 10个专业招收本科生。学院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120余人,硕士研究生600余人,本科学生3100余人。
学院拥有一支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146人,专任教师118人,教授29人,博士生导师24人,副教授4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6人,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1人,全国高校百名名师1人,湖北高校名师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部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5人,2人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辅修(双学位)各专业介绍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业◆
一、专业特色
我校国际贸易学科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培养资格,在中国管理科学院的二级学科排名中,本学科硕士教育水平在全国同类学科中排列第10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湖北省品牌专业,《国际贸易学》课程为湖北省精品课程。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备国际贸易及经济、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国际贸易实务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的培养规格是,学生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既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又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既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知识,能从事进出口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实务工作,又掌握一般经济管理知识,能从事涉外企业和部门的调研、营销、财务、统计等经营管理工作;能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与国际经济与贸易有关的经营、管理、教学及科研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实务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企业管理知识,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和决策;了解中国有关的经济政策和法规,了解国际贸易惯例,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贸易政策和法规;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动态;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二、课程设置

序号
课 程 名 称
开设学期
学时
学分
课程说明
1
经济数学基础
4
64
4
未学数学的学生必选
2
西方经济学
4
64
4
 
3
管理学通论
4
32
2
 
4
会计学
4
48
3
 
5
国际贸易学*
5
48
3
 
6
国际金融*
5
48
3
 
7
国际贸易实务*
5
48
3
 
8
国际市场营销*
5
48
3
 
9
外贸函电*
6
48
3
 
10
中国对外贸易*
6
48
3
 
11
国际商法*
6
48
3
 
12
国际贸易结算
6
32
2
 
13
国际技术贸易
7
32
2
 
14
电子商务*
7
48
3
 
15
商务谈判
7
32
2
 
16
商务英语口语
7
32
2
 
17
专业论文(含实践)
8(或寒假)
5周
5
一对一指导
合 计
(720学时+5周实践)/50学分
 
 
 
 

 说明:加“*”号标志的课程属辅修专业必修课程
 
三、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教授6人(其中博导6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其中有12人曾出国进修和参加学术活动。近年来共在《管理世界》、《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季刊》、《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国际贸易问题》等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400多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0多项(2007-2009年平均每年获得2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公开出版专著40多部,教材、工具书等数十部。
黄汉民:博士,教授,博导。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WTO与湖北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贸易》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兼任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常务理事、中国WTO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湖北省国际贸易学会顾问、中国价格协会理事、全国高校价格理论与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价格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贸易制度、贸易组织和市场价格;主讲课程:国际贸易学、中国对外贸易。
张华容:博士,教授,博导。,湖北省政协常委、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曾主持或参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湖北省科技攻关课题及武汉市人民政府资助课题共5项,完成研究报告7份。编写出版《全球视角下企业国际化技术路径研究》等著作和教材10余部,担任其中6部著作的主编;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管理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商务谈判理论。主讲课程:商务谈判、跨国经营管理。
张相文:博士,教授,博导。工商管理学院贸易与营销系主任、国际商务研究所所长,湖北省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市价格学会顾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全国高校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学》课程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营销;主讲课程:国际贸易学、国际经济学、国际市场营销。
曹  亮:博士,教授,博导。工商管理学院贸易与营销管理系系副主任、湖北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理事、国际贸易学硕士导师组副组长。我校首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奖三等奖(社科类);2008年和2009年博士论文专著分获武汉市和湖北省社科奖;2009年获得校首届本科教学一等奖。2004年和2008年分别由于教学和科研方面的特色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专著3部,主持省部级和校级课题8项。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和实务;主讲课程: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姜  鸿:博士,教授,博导。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和参编教材4部,主持省部级和校级课题10项。武汉市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武汉市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国际技术贸易、进出口业务;主讲课程:国际贸易、国际技术贸易、进出口业务。
丁梅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英国伯明翰大学作访问学者。在《商业时代》、《对外经贸实务》等专业理论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20 多篇,主编、参与撰写、翻译教材和著作10多部。
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实务;主讲课程:国际贸易实务。
王  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主任。在《财贸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五部。主要研究方向:国际服务贸易、WTO与中国对外贸易;主讲课程: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
钱学锋:博士,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副主任。2008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在《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已出版专著1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各一项。主讲课程: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
余乐芬:博士,讲师。在《商业时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等专业理论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教材和著作4部。主讲课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结算。
谭  智:博士,讲师。在公开刊物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与专著5本。
主讲课程:外贸函电、经贸英语文献。
陈勇兵:博士,讲师。在公开刊物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与专著2本。
主讲课程: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
一、专业特色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我国目前就业市场上最具有竞争力的专业之一,在我校各本科专业就业率的排名中名列前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能力,熟悉国内外劳动力市场环境,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工具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本技能,能够在中外企业、政府机构和其他非盈利组织从事工作设计与工作分析、员工招聘、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以及劳动关系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工作,也能在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是教学组织上,整合全校优秀教师资源,打造精品辅修专业。本专业15门辅修课程,除专业核心课程组织本专业优秀教师进行教学之外,其他课程均从全校范围内遴选教学质量效果好的优秀教师进行教学,通过整合全校优质资源来保证辅修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是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密切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双向教学。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经济管理类基本理论知识和企业经营管理实务的基础上,强调学生要深入学习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并着重通过“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养学生在人力资源管理决策与分析、员工关系管理和软件操作等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是结合专业特点,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双向提高。本专业学生既能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能力;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熟练运用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四是体现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办学理念。本专业发挥学科交叉作用,使选修我专业的学生既懂专业理论知识, 又懂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实际操作技能;既掌握管理学知识又懂经济学和法学知识,成为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选修我专业的学生曾以本专业保送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攻读硕博连读研究生。
   二、课程设置

序 号
课 程 名 称
开设学期
学 时
学 分
课程说明
1
社会调查与统计应用
4
64
4
未学数学的学生必选
2
管理学
4
64
4
 
3
※组织行为学
4
48
3
 
4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4
48
3
 
5
领导学
5
48
3
 
6
※人事管理经济学
5
48
3
 
7
※员工培训与开发
5
48
3
 
8
※人员素质测评
5
48
3
 
9
※企业绩效管理
6
48
3
 
10
※企业薪酬管理
6
32
2
 
11
※福利与社会保障
6
32
2
 
12
※劳动关系管理
6
48
3
 
13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应用(实验室上课)
7
48
3
 
14
战略管理
7
48
3
 
15
营销管理
7
48
3
 
16
专业论文(含实践)
8
5周
5
一对一指导
合 计
(720学时+5周实践)/50学分

注:课程前加※表示该课程为辅修必修课程。
    3、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16名在职教师,其中,校聘文澜学者1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10名,具有博士学位的14名。自2004年以来,本专业教师在《管理世界》、《心理学报》、《管理科学学报》、《中国工业经济》和《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等重要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近14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和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等课题9项,参与23项。2009年,本专业相关教学研究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姓 名
年 龄
职称(职务)
学历
学位
研究方向
吴孝健
39
教授(文谰学者)
博士研究生
博士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赵琛徽
39
副教授(系副主任)
博士研究生
博士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应用
李 伟
37
副教授(教研室主任)
博士研究生
博士
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学
冯忠铨
59
副教授
本 科
学士
劳动法与劳动关系管理
张 志
51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
硕士
企业薪酬管理
郑耀洲
40
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
博士研究生
博士
员工培训与开发
韩 翼
39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博士后
企业绩效管理
张文慧
34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博士
领导学与组织行为学
卢 亮
36
讲 师
博士研究生
博士
人事管理经济学与福利管理
王淑红
34
讲 师
博士研究生
博士
人员素质测评与组织行为学
刘雪梅
35
讲 师
博士研究生
博士
企业薪酬管理
安增科
34
讲 师
博士研究生
博士
劳动法与劳动关系管理
周新军
29
讲 师
博士研究生
博士
绩效管理与职业生涯规划
熊会兵
40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博士
领导学
任巧巧
36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博士
人力资源管理
谢建豪
31
讲 师
博士研究生
博士
组织行为学

 
 
◆《工商管理》专业◆
 一、专业特色
工商管理专业2007年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拥有三门校级精品课程、两本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平台,优秀的教学团队和科学的课程设置是我们培养高质量管理人才的重要保障。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及科研机构从事经营管理及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就业形式持续稳定,就业率在全校名列前茅,2009年就业率近100%。就业去向包括:(一)各级经济管理部门;(二)工商企业;(三)国际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其他类型的咨询服务等中介企业;(四)银行、证券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五)在国内院校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到国外学校深造学习。
工商管理专业以管理知识为主,实行多学科交叉渗透,专业知识面涵盖管理学、经济学、技术学和法学等学科。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开发,积极引入实践教学环节,注重战略管理、人际沟通、推销谈判技巧等方面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公关能力、咨询诊断能力、组织指挥能力、涉外经营能力等。此外,增设企业运营电子对抗实验,使学生系统地理解企业管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多领域的知识,具备良好的企业管理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内容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基本达到以下培养要求: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管理的定量、定性分析方法;3.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内国际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中文写作能力。
二、课程设置

序号
课 程 名 称
开设学期
学时
学分
课程说明
1
※管理学
4
64
4
 
2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4
48
3
 
3
※市场营销学
4
48
3
 
4
※物流管理
4
48
3
 
5
※管理经济学
5
48
3
 
6
※战略管理
5
48
3
 
7
※运作管理
5
48
3
 
8
财务管理
5
48
3
 
9
产业经济学
6
48
3
 
10
※质量管理
6
48
3
 
11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6
48
3
 
12
系统工程
6
48
3
 
13
技术经济学
7
32
2
 
14
电子商务
7
48
3
 
15
公共关系学
7
48
3
 
16
专业论文(含实训)
8
5周
5
一对一指导
(720学时+5周实践)/50学分

注:课程前加※表示该课程为辅修必修课程。
 
三、师资队伍
工商管理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形成以国家二级教授为核心,老、中、青三代教师合理配置的优秀教学团队。现有教授6名(其中5位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6名,讲师2名。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在《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中国工业经济》、《管理工程学报》等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500多篇;主持的纵向和横向课题多达70余项。本专业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准,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显著。
汪海粟:博士,教授,博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和MBA学院院长、中国资产评估准则起草小组成员、中国工业经济促进会理事、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后续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会计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武汉中小企业协会顾问、武汉国有资产经营公司顾问。曾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7部、译著1部、主编和参编专业书籍20余部。主持并完成了4项省部科级科研课题,参与并完成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2项社科基金项目的子课题的研究。目前正在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科研项目和数项省市政府与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研究方向:企业组织结构、资产评估等。主讲课程:战略管理。
胡立君:博士,教授,博导。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副院长,财政部确定的跨世纪学科(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兼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社会经济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工业经济协会个人会员,Academy of Management会员,湖北省体育局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 主持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课题1项及多项省部级课题。目前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及湖北省软科学课题等4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出版个人著作2部,其中《企业经营创新论》获湖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在权威刊物、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企业竞争理论。
任剑新:博士,教授,博导。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多项研究项目。2005-2007年在法国雷恩一大从事访问研究。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反垄断与规制经济学、企业战略管理。主讲课程:产业经济学。
熊胜绪:博士,教授,博导。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经济管理实验中心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课题近十项,出版个人著作2部,主编四本教材,在《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等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研究方向:战略管理、企业管理。主讲课程:战略管理。
金明伟:教授,博导。以案例教学见长。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科研的实践性、集成性和开创性。在企业软实力、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治理、资本运作等领域出版了《企业软实力及其修炼》等6部著作,发表了《企业公民:交换的“资源”与“第四级契约”》等近20篇论文。主持部级课题一项。研究方向:企业软实力、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治理、资本运作。主讲课程:管理学。
 
吴勤堂:硕士,教授,硕导。2005、2006和2007年度《管理学》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近年来在《管理世界》、《宏观经济研究》、《财贸经济》、《经济管理》、《财政研究》、《宏观经济管理》等刊物公开发表理论研究成果十余篇。独著、参编论著60余万字。主讲课程:管理学、企业管理、战略管理、运作管理、公共关系学。
 
李绍和:副教授,工商管理系系主任,硕导,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组组长,学科建设与精品课程建设的负责人。主编和参编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研究方向:战略管理。主讲课程:管理学、战略管理。
 
胡川:博士,副教授,工商管理系副系主任。在《工业经济》、《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等刊物公开发表理论研究成果三十余篇。主持教育部课题《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非转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主持国资委课题和武汉市社科项目三项。主编和参编著作2部。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主讲课程:管理学、运作管理。
 
黄兰萍:博士,副教授,企业管理教研室主任。参与《激励与沟通》、《战略管理》、《管理学通论》三部教材的编写,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和参与教育部课题2项。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国际化管理,网络营销。主讲课程:管理学、质量管理。
 
胡铭:博士、副教授,硕导。主持教育部课题《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及其他省级课题2项,出版个人著作两部,在《经济学动态》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研究方向:质量管理。主讲课程:质量管理,财务管理。
 
刘大明:硕士、副教授,硕导。参与多项纵向和横向课题,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编教材《运作管理》。研究方向:企业生产运作。主讲课程:运作管理。
 
陈敏:博士、副教授,硕导。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全球化条件下的劳工标准问题及对我国的影响和对策》,主持多项横向课题,兼企业咨询高级顾问。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近十篇,有两篇获奖。主编和参编多本教材。主要研究方向: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主讲课程:战略管理。
 
李克克:博士,讲师,企业管理教研室副主任,硕导。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目前主持湖北省社科基金一项,在《管理科学学报》、《管理工程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与管理。主讲课程:管理学通论、管理实训等。
 
徐国虎:博士,讲师,硕导。主持厅级项目一项,在《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研究方向:物流管理。主讲课程:物流成本管理,管理学。
 
    ◆《市场营销》专业◆
 
一、专业特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国内最早引入市场营销学课程的院校之一,也是最早建立市场营销专业的院校之一。市场营销学专业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优势专业,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品牌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教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品牌优势。开设的市场营销学课程于2004年获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湖北省高校中唯一),市场营销专业2006年被纳入湖北省本科品牌专业建设项目。市场营销教研室多次荣获湖北省优秀教研室称号。
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市场营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能力,能从事面向市场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市场营销管理、策划、市场开发工作以及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所采用的案例教学法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在教学中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使用的教材包括自编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市场营销教程》等立体化教材包。
 
二、课程设置

序号
课 程 名 称
开设学期
学时
学分
课程说明
1
社会调查与统计应用
4
64
4
未学数学的学生必选
2
管理学通论
4
48
3
 
3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4
48
3
 
4
※市场营销学
4
48
3
5
※消费者行为学
5
64
4
 
6
※市场营销调研
5
64
4
 
7
※销售管理(含分销管理)
5
64
4
 
8
※广告策划与管理
5
48
3
 
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6
48
3
 
10
※企业公共关系
6
48
3
 
11
电子商务
6
48
3
 
12
国际市场营销
6
48
3
校级精品课程
13
商务谈判
7
32
2
 
14
营销模拟
7
48
3
 
15
专业论文(含实践)
8
5周
5
 一对一指导
合   计
(720学时+5周实践)/50学分

注:课程前加※表示该课程为辅修必修课程。
 
三、师资队伍
市场营销教研室17位成员中,9位专业骨干教师均具有高级职称,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和科研能力强,多次为企业和政府高管提供培训和咨询工作,5位教师曾有在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典等国学习、访问的经历,是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优秀教师团队。
 
张新国: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任中南财经大学贸易经济系副主任、系主任,中南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兼任全国中青年商业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商业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公共关系研究会常务理事、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战略管理。主要从事市场营销学、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管理学、企业公共关系学等课程的教学。出版了著作、教材、译著和工具书共24部,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共54篇,其中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全文复印。参加各类课题的研究共10项,其中已结题并通过鉴定的有5项。1994年和1999年被湖北省教委、省人事厅评为自学考试先进工作者;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并获教学质量一等奖。
 
宁昌会: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贸易与营销管理系副主任;工商管理硕士(MBA)导师;工商管理硕士市场营销课程项目负责人;硕士研究生导师。近五年来,出版了著作、教材共7部,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共30余篇,参加各类课题的研究共4项。
 
汤定娜: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讲授《市场营销学》、《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和《国际市场营销学》等专业课程。1995年获得校教学优秀奖, 1999年被聘为《国际市场营销》课程首席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零售学、消费者行为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教委项目及省级研究项目7项。主编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中国企业营销案例》(2001);副主编十五规划教材《市场营销教程与案例(立体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副主编教材《现代市场营销》(2002)。在《财贸经济》等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撰写的教学研究论文“迎接案例教学的挑战”,获湖北市场营销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丁桂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讲授《国际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和《品牌资产运营与管理》。主要研究领域有国际市场营销中的环境问题,文化对市场营销的影响,公共关系理论,品牌管理与战略。2004年-2005年,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做访问学者。主要科研成果包括专著两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和学术著作6部,共计70余万字。其中《财贸经济》等权威为期刊论文6篇,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论文2篇。社会兼职方面,担任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理事和湖北省市场学研究会理事。
 
应斌: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贸易与营销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曾先后两次出国研修。主要研究领域为营销管理、消费者行为研究。主要讲授 “市场营销学”、“国际市场营销”、“营销英语”、“营销模拟”等课程。教学效果良好,在历年的教学评估中均得到学生和同行的好评。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编著或参与编著教材6部、著作4部、译著5部。主持和参与完成多个省部级科研课题。
 
沈铖: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市场营销教研室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品牌管理。主要讲授《市场营销学》、《国际市场营销学》和《国际市场调研》等专业课程。主持合作国际性科研项目1部,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教材《全球营销学》(2004),参编教材4部,参写著作3部,在重点专业核心杂志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辅修(双学位)管理
我院自2005年开始辅修(双学位)招生,相继与武大、华科、华师等其余六所部属高校签署了辅修合作协议。有近1000人(含本校)成功拿到了工商管理学院的辅修双学位。我院辅修(双学位)学生就业率达到100%,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宽广的知识面以及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毕业后很快成为单位的骨干。
辅修(双学位)教学管理特色:
1、选派一流的教师授课,任课老师实行签到制度。将辅修学生与本校学生同等享受国家级实验室教学待遇,教学采用多媒体、试验室软件操作教学、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课程论文、用实际数据模拟创办公司等多元互动教学模式。
2、学院组成辅修管理五人团队, 实行分工负责制,对辅修教学质量实行全程监控;
3、每个年级配备专职班主任管理学生日常事务,明确班主任岗位责任制,实行听课制度,考评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提高服务质量,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
4、制定了班级管理制度,每个班级设有班长一名,各校选任一名负责人,配合班主任工作,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实行学生评教反馈制度。
5、每学年表彰辅修(双学位)优秀学生;
    6、多渠道的为学生就业提供成绩单和就业信息。
 
常见问题解答
 
1、双学位有学位和学历证书吗?可以以双学位报考公务员吗?
答:双学位有学位证书,但没有学历证书。在招考的岗位没有特殊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报考公务员。
2、辅修第二专业与辅修双学位有什么区别?
答:修完规定的25学分课程就可以拿到辅修证书,修完全部50学分课程才能拿到学位证书,其中国际贸易专业修满50学分拿的是经济学学士学位,另外的三个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证书。辅修只是学习各专业的主干课程,最后获得辅修证书。双学位是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和专业论文,知识结构比辅修更加合理、完整,最后颁发国家承认的学位证书。
 
3、双学位的师资力量怎么样?
答:辅修和双学位的授课老师都是我们学院的专业老师,课程的设置也是根据各专业教学大纲的课程设置而确定的。辅修双学位的师资介绍可以到工商学院的网页上查看。并且提供国家级实验中心的资源为同学们上实践课。
4、如果第二学期放弃修双学位了,双学位的挂科记录会不会删除啊?
答:不计入学籍档案,所以不需要删除,
5、我修的是自己学校的双学位,因为专业学习有难度,可以转专业吗?
答:原则上不可以,只在报名之初可以协调解决。
6、辅修一门没通过要交多少钱补考?
答:不用补考费。
7、请问辅修人数是怎样确定的,是不是谁先报谁的希望就大呢?是否符合条件的报名都会被录取,还是有选择的录取?
答:辅修招生人数每年都可能有变动,具体可以查询辅修通知。辅修的机会一般来说是均等的,但是人数较多的话,应该是择优录取的。
8、如果参加十校联合选修课程中,有在本校本主修专业已经修过的课程,请问被选修学校是否承认,需不需要再次学?
答:只要不是辅修专业教学方案中专业必修课(带*号的课程),都可以办理免修。
9、双学位的考试和我们本专业的考试以及考研有冲突吗?同学说如果既考研又修双学位在精力上分配不过来,老师您看哪?
答:应该没有冲突。但是,选修了双学位本身就是一个挑战,肯定要比一般的同学付出的更多些,我觉得是要你把时间安排好了,还是可以从容应对的。
10、我们可不可以先试听呀!因为我想学法学又想读经济学。
答:出于各种情况的考虑,我院的辅修课程不能先试听,你可以通过各方面信息的筛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11、费用什么时候交啊?是交了费才算报名完成了么?
答:费用在网上报名结束的时候就要通过本校财务处交到各报名专业学校,否则不能完成报名,或者造成报名无效。
12、专业可以调剂吗?
答:如果觉得辅修专业的进度或者学习难度超过了本身的预期,可以在辅修办公室的协调下调剂到其他力所能及的专业进行学习。但是学费不能退还。在充分了解辅修专业情况与自身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做好辅修专业选择。
13、辅修的课时与考试时间和原专业有冲突怎么办?
答:这个问题可能会出现,但是财大的辅修都是在周六周日进行,而且寒暑假不用上课,所以基本不与主修上课时间冲突。
14、双学位的课程和专业课程有什么差别吗?
    答:双学位教学是教育部在汉七所大学联合办学(辅修双学位)框架下开设的,是经过教育部和学校的批准才开学的,不属于社会培训性质。因学习时间的限制,双学位的课程和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是有些不同。主要是保留了基本的核心课程。具体参看各专业的辅修教学培养计划。
    
◆报名条件 ◆
南湖片区十所高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科技学院、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湖北警官学院)计划内在校本科生。
时间安排:大二上学期报名;大二下学期开始至大四下学期共计五个学期学习。
 
◆收费标准◆
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和湖北省物价部门批复我校的收费标准执行,每学分100元,共50学分。分两个阶段收费:第一阶段:2500元,第二阶段:2500元
 
◆报名手续◆
 
报名时间:2009年11月20日—12月20日
报名方法:采取网上报名登记与现场确认、交费的方式(具体参看http://gsxy.znufe.edu.cn/报名须知)
报名地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文泉楼北楼430室   辅修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88386661
联系老师: 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