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5年 辅修双学位(四个专业)招生简章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11-12浏览次数:103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015年 辅修双学位(四个专业)招生简章

一、工商管理学院介绍

工商管理学院拥有一支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158人,专任教师128人,有教授34人,博士生导师34人,副教授56人,讲师4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人,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1人,全国高校百名名师1人,湖北省名师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部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5人,2人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工商管理学院继续保持和提升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农业经济管理等学科的优势地位,合理配置学科资源,拓展科学研究领域。近5年,学院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0余项和省部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50余项,各类横向研究课题100余项,获省部级奖励30余项。学院科研经费年平均500余万元。我们由衷地希望并相信,在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关怀下,在学校领导正确决策的指引下,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一定会在过去成就的基础上,迈向更辉煌的未来!

二、工商管理学院辅修双学位2015年招生简介

Ø 招生对象

凡具有我校学籍或与我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的学校(武汉大学、华中科大、华中师大、武汉理工大、中国地质大、华中农大、中南民大、湖北工业大、武汉工程大、武汉纺大、湖北经院、湖北警院、武汉体院、湖北美院、湖北二师)2014级普通本科二年级学生,主修专业课程成绩良好、自学能力强、学有余力的本科二年级学生。

Ø 开设专业

工商管理学院2015年辅修双学位招生专业有四个:工商管理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Ø 教学管理体制与学习时间

辅修双学位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大二上学期报名,大二下学期开始至大四下学期共计五个学期学习。周末或节假日上课。

Ø 学分要求

工商管理学院开设的四个专业辅修双学位均要求:总学分50学分,其中课堂教学45学分,实践环节(专业学位论文)5学分。取得修读管理学(经济学)学士学位证书,总学分不得低于50学分;取得辅修专业结业证书,总学分不得低25学分。

Ø 学位授予

按照规定要求完成学业,并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学生学士学位。

Ø 收费标准

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和湖北省物价部门批复我校的收费标准执行,每学分100元,共50学分。分两个阶段收费:第一阶段:2500元,第二阶段:2500元。

Ø 报名流程

A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内生1116日以后(详见网站通知)开始登录我校教务部辅修管理网:http://202.114.224.15/znfxgl/index.html

网上报名下载填写“校内生”纸质申请表申请表经主修学院审核申请表交辅修学院审核缴费凭缴费收据到辅修学院办理注册报到通过班级群了解课表信息并自备教材。

B七校联合办学—外校生1116日以后(详见网站通知)开始登录七校联合办学信息网:http://ut7.ccnu.edu.cn/Index.asp

网上报名由主修学校教务处通知办理缴费及注册手续通过班级群了解课表信息并自备教材

C十校联合办学—外校生1116开始登录十校联合办学信息网站:http://uts.tinyin.net/default.asp

网上报名由主修学校教务处通知办理缴费及注册手续通过班级群了解课表信息并自备教材

Ø 注:①凡自愿参加“十校联合办学”辅修工商学院四个专业双学位学习的学生,在1116-20日登录“十校联合办学”网站进行报名,并确认提交成功(学生网上报名时间:11169:00112017:00

Ø ②学生下载“十校联合办学辅修双学位申请表”,于1116-1120日间交主修学校(学院)教务部门审核,主修学院审核学生平均成绩及重修课程门数,并出具审核意见。

Ø ③主修学校审核通过后,主修学校教务部门通知被录取的学生办理缴费注册手续。缴费注册成功才完成辅修双学位报名手续。

Ø ④凡未在规定时间内网上成功报名的,无法补报,不能修读双学位!

Ø 工商管理学院双学位招生咨询办公地点及联系方式

办公地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文泉楼409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88386661(张老师)

招生咨询群:189196789

工商管理学院双学位2015年培养方案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辅修双学位培养方案

(一)专业特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是我校历史最为悠久的专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已经发展成为人才培养体系完整(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师资队伍雄厚、梯队结构合理、专业特色明显,在国内已具一定影响、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势专业。2005年成为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首批常务理事单位(15个),2006年进入全国研究生国际贸易学专业排名前10名,现为湖北省品牌专业和湖北省重点学科。《国际贸易学》和《中国对外贸易》为湖北省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实务》为校级精品课程。

本专业特色是依托我校经、管、法综合发展的优势,突出专业学习的经济、管理、法学互相渗透的特点,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培养方针,实现本专业培养特色的三结合:即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专业拓展的内贸与外贸相结合;课程体系的经济学、管理学与法学相结合。在保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基础上,强调社会实践与实验环节,注重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国际经贸及有关经济、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与国际经济贸易活动有关的实际工作,也能从事相关教学及科研工作的复合型中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国际经贸及有关经济、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与国际经济贸易活动有关的实际工作,也能从事相关教学及科研工作的复合型中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要求

通过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基本达到以下培养要求:

1系统掌握经济学、国际经济贸易及管理的有关基本理论、实务和方法

2)熟悉中国及国外的经济贸易有关政策、法规和国际贸易惯例;

3)了解国际经济贸易专业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4)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强,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

(三)培养对象

主修专业课程成绩良好、自学能力强、学有余力的普通本科二年级学生。

(四)教学管理体制与学习时间

辅修双学位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在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报名,第四——第八学期参加学习。学习时间为五个学期。

(五)学分要求与学位授予

辅修双学位总学分50学分,其中课堂教学45学分,实践环节(专业学位论文)5学分。按照规定要求完成学业并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取得辅修专业结业证书者,应选修教学计划中打“”号的专业主干课,总学分不得低于25学分。

(六)课程设置要求

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包括:经济数学基础、西方经济学、管理学通论、会计学;专业课包括: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外贸函电、中国对外贸易、跨国经营管理、国际贸易结算、国际服务贸易、电子商务、商务谈判、商务英语口语等。

(七)实践性教学安排与要求

本专业实践性教学包括国际贸易综合实验和学位论文。其中,国际贸易综合实验(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贸易结算,共16课时)将根据师资和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进行安排。学位论文为5学分,安排在第七——八学期完成。

(八)教学计划安排表与相关说明

辅修双学位全程培养计划表

经济学学士学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计划表

序号

课程名称

开设学期

学时

学分

课程说明

1

经济数学基础

4

64

4

2

西方经济学

4

64

4

3

管理学通论

4

32

2

校级精品课程

4

会计学

4

48

3

5

国际贸易学

5

48

3

省级精品课程

6

国际金融

5

48

3

7

国际贸易实务

5

48

3

校级精品课程

8

国际市场营销

5

48

3

9

外贸函电

6

48

3

10

中国对外贸易

6

48

3

省级精品课程

11

跨国经营管理

6

48

3

12

国际贸易结算

6

32

2

13

国际技术贸易

7

32

2

14

电子商务

7

48

3

校级精品课程

15

商务谈判

7

32

2

16

商务英语口语

7

32

2

17

学位论文

8

5

5

一对一指导

合计

720 +5周)/50 学分

说明:加“”号标志的课程属辅修专业必修课程

(九)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教授5人(其中博导4人),副教授7人,讲师2人,50岁以下教博士学位拥有率100%。近年来共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季刊》、《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国际贸易问题》等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400多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0多项(2007-2012年平均每年获得2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公开出版专著40多部,教材、工具书等数十部;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全国商务发展研究奖及湖北省社科奖等奖励。

    本专业辅修双学位课程主要的主讲教师如下:

黄汉民:(1960-),湖南宁远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WTO与湖北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常务理事、中国WTO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湖北省国际贸易学会顾问、中国价格协会理事、全国高校价格理论与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价格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多年来长期从事贸易制度、贸易组织和市场价格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推进外贸体制改革研究》,财政部项目《扩大内需和消费的经济政策研究》,国家发改委项目《农村市场培育及其发展模式研究》等省部级科研项目。曾在《管理世界》、《世界经济》、《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等多家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主持或参与省部级、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公开出版多部经济贸易类教材、工具书,荣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项,2004年获湖北省政府学位委员会优秀研究生导师奖。并多次赴国外、境外参加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主讲课程:国际贸易学、中国对外贸易。

张华容:男(1963-),湖北天门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湖北省政协常委,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19847月本科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贸经系商业经济专业,留校任教;1986年至1987年在美中教育交流中心U.S. Educational Services Exchange with China)进修《跨文化谈判》(Cross-Culture Negotiation);1997年在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学院(EDI of The World Bank)进修《公共支出管理》(Public Expenditure Management);后攻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企业管理专业跨国经营理论与战略方向博士研究生。近几年来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商务谈判理论。曾主持或参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湖北省科技攻关课题及武汉市人民政府资助课题共6项,完成研究报告7份。编写出版《全球视角下企业国际化技术路径研究》等著作和教材10余部,担任其中6部著作的主编;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在教学工作中,为本科生、研究生系统讲授《现代企业管理》、《国际企业管理》、《商务谈判》、《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谋略》、《企业国际化经营》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省内外大专院校培养大量师资。在坚持以教学科研工作为主的同时,结合实际部门的需要,先后为多家企业从事贸易谈判、管理与市场咨询策划工作。主讲课程:商务谈判、跨国经营管理。

曹亮:男(1971-),江西南昌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6月毕业于北京轻工业学院工业外贸专业。其后在江苏省工作四年(前两年主要从事外资工作,后两年主要从事外贸工作)。19969月考入中南财经大学攻读国际贸易方向硕士学位,19997月获管理学硕士学位毕业留校任教至今。2006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在厦门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导师组副组长。在《财贸经济》、《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宏观经济问题》、《经济学动态》、《农业经济问题》等专业理论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专著3部,主持省部级和校级课题8项。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和实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01年获得工商管理学院首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2002年获得校首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2008年获得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奖三等奖(社科类);2008年和2009年博士论文专著分获武汉市和湖北省社科奖;2009年获得校首届本科教学一等奖。2004年和2008年分别由于教学和科研方面的特色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主要社会兼职有:湖北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理事、理论委员会委员。主讲课程: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丁梅生:男(1956-),湖北黄冈人,经济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后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任教至今。1989年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891990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作访问学者。在《商业时代》、《对外经贸实务》等专业理论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20 多篇,主编、参与撰写、翻译教材和著作10多部。曾主讲过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外贸函电、外贸英语、国际技术贸易、外贸案例、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等课程。主讲课程:国际贸易实务。

王平:女(1965-),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贸易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1999年攻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产业经济方向博士学位,2003年获经济学博士。现任国际商务教研室主任。在《财贸经济》、《中国工业经济》、《宏观经济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五部。所教课程有:国际贸易、国际服务贸易、国际贸易实务、WTO与中国对外贸易、技术与服务贸易。主讲课程: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

钱学锋:男(1979-),安徽安庆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国际贸易与营销管理系系主任。1997年考入中南财经大学就读国际贸易专业;2001年保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继续就读国际贸易专业,2004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8获得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10年底由于科研方面的特色破格晋升为教授。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已出版专著2部,代表性论文入选《中国经济学2009》,获得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三等奖)和全国商务发展研究奖(优秀论文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第十二届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基础研究项目和湖北省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各1项。担任《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等刊物匿名审稿人,《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评论员。2008年获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优秀奖,2009年被评为校首届十大科研新星,2010年获湖北五四青年奖章,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主讲课程:经济学、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

余乐芬:女(1971-),湖北武汉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9年考入中南财经大学市场营销专业,1993年毕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后在校任教至今,2008年获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在《宏观经济研究》、《商业时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等专业理论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教材和著作4部。主讲课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结算。

吴英娜: 女(1977 -),湖北荆州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贸易教研室主任,国际贸易硕士导师组副组长,1997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贸易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外语学院商务英语系。2007年获中南财经政法产业经济学博士学位,任教工商管理学院国际贸易教研室,曾在德国柏林经济学院、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和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人访问学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已出版专著一本,译著2本,参编教材和专著数本。曾获校首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主讲课程: 国际贸易学、商务英语口语、中国对外贸易。

谭智:女(1978-),湖北武汉人,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贸易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同时被推荐免试攻读本校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并于2003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留校任教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国际贸易教研室。于2008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讲授《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以及《外贸函电》、《经贸英文文献》等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英语课程,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等,在公开刊物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数本教材与专著。主讲课程:外贸函电、经贸英语文献。

田毕飞:男(1979-),湖北仙桃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国际贸易教研室副主任。1996年考入湖北大学就读企业管理专业;2000年获管理学学士学位后考入武汉大学攻读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管理学硕士学位后在武汉大学继续攻读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2006年获得武汉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后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国际贸易教研室工作至今。目前已在《宏观经济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已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1本。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和湖北省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各1项,各种校级课题及横向课题多项。2008年获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优秀奖,2009年获湖北省社会科学研究二等奖,2010年获校第二届本科教学竞赛三等奖。主讲课程:跨国经营管理。

宋伟良:男(1974-),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6年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贸易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管理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2001年攻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产业经济专业博士学位,2004年获经济学博士。现任国际商务教研室主任。在《财贸经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宏观经济管理》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2部,著作2部,主持省部级和校级课题7项。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和实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02年获得工商管理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2002年获得校首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秀奖;2004年获得工商管理学院第三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2004年获得校第二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研究方向:跨国经营、中国对外贸易、国际服务贸易等。主讲课程:国际贸易学、中国对外贸易。

陈勇兵:男(1978-),湖南耒阳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工业外贸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同年攻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2003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赴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任教。2009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同年调动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国际贸易教研室任教,现任国际贸易教研室副主任。主要讲授《国际贸易》、和《国际技术贸易》等课程。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财贸经济》等公开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教材1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各1项。主讲课程:国际贸易、国际技术贸易。

刘凯:男(1983-),湖北武汉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英国拉夫堡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跨国公司行为与战略、贸易政策。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参编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7NO.10),参与国家社科基金1项。主讲课程:商务谈判、跨国公司管理。

席艳乐:女(1982-),河南省汝州市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4年毕业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同年进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习,2007年获国际贸易学专业经济学硕士。2010年获厦门大学国际贸易学专业博士,任教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专任教师。2012年进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博士后流动站,2013年留校工作至今。出版专著1部,在《经济学动态》、《管理世界》等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加多项课题,包括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2011年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主讲课程:国际贸易学、国际技术贸易、国际结算。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辅修双学位培养方案

(一)专业特色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我国目前就业市场上最具有竞争力的专业之一,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各本科专业就业率的排名中名列前茅。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系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和校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能力,熟悉国内外劳动力市场环境,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工具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本技能,能够在中外企业、政府机构和其他非盈利组织从事工作设计与工作分析、员工招聘、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以及劳动关系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工作,也能在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是教学组织上,整合全校优秀教师资源,打造精品辅修专业。本专业15门辅修课程,除专业核心课程组织本专业优秀教师进行教学之外,其他课程均从全校范围内遴选教学质量效果好的优秀教师进行教学,通过整合全校优秀资源来保证辅修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是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密切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双向教学。本专业要求学生在系统地掌握管理类基本理论知识和企业经营管理实务的基础上,强调学生要深入学习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并着重通过“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养学生在人力资源管理决策与分析、员工关系管理和软件操作等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是结合专业特点,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双向提高。本专业学生能掌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能力;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熟练运用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

1.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能力,熟悉国内外劳动力市场环境,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工具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本技能,能够在中外企业、政府机构和其他非盈利组织从事工作设计与工作分析、员工招聘、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以及劳动关系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工作,也能在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依托我校经、管、法综合发展的优势,突出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互相渗透的特点,要求学生能吸收、借鉴国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具有创新开拓精神和现代化管理理念,在系统学习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开展国内外有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所需要的组织、经营、管理和法律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同时,具有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内容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基本达到以下培养要求:

1)系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解决企业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以及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熟悉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4)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以及最新的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培养对象

主修专业课程成绩优良、自学能力强、学有余力的普通本科二年级学生。

(四)教学管理体制与学习时间

辅修双学位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在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报名,第五——第八学期参加学习。学习时间为五个学期。

(五)学分要求与学位授予

学生取得修读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证书,总学分不得低于50学分;取得辅修专业结业证书,总学分不得低于25学分。

按照规定要求完成学业,并取得主修专业学位资格后,方可取得第二学士学位。

(六)课程设置要求

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其中专业基础课包括:社会调查与统计应用、管理学、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组织行为学和人事管理经济学;专业课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员工培训与开发、人员素质测评、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福利与社会保障、员工关系管理和管理沟通。

(七)实践性教学安排与要求

毕业论文(含实践)采用一对一指导的方式,计5学分,安排在第七——八学期完成。

(八)教学计划安排表与相关说明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辅修双学位全程计划表

管理学学士学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计划表

序号

课 程 名 称

开设学期

学时

学分

课程说明

1

社会调查与统计应用

4

48

3

2

管理学

4

64

4

校级精品课程

3

组织行为学

4

64

4

4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4

48

3

5

运营管理

5

48

3

6

人事管理经济学

5

48

3

7

员工培训与开发

5

48

3

8

人员素质测评

5

48

3

9

绩效管理

6

48

3

10

薪酬管理

6

32

2

11

福利与社会保障

6

32

2

12

员工关系管理

6

48

3

13

管理沟通

7

48

3

14

战略管理

7

48

3

校级精品课程

15

营销管理

7

48

3

16

学位论文(含实践)

8

5

5

一对一指导

合计

720+5周)/50学分

说明:课程前加表示该课程为辅修必修课程。

(九)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16名在职教师,其中,校聘文澜学者1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1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15名。自2004年以来,本专业教师在《管理世界》、《心理学报》、《管理科学学报》、《科研管理》、《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管理》和《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等重要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近15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和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等课题15项,参与25项。2009年,本专业相关教学研究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姓名

职称(职务)

学历

学位

研究方向

吴孝健

教授(文澜学者)

博士研究生

博士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赵琛徽

教授

博士研究生

博士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应用

李 伟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博士

组织行为学

张 志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

硕士

企业薪酬管理

郑耀洲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博士

员工培训与开发

韩 翼

教授

博士研究生

博士

企业绩效管理

王淑红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博士

人员素质测评与组织行为学

卢 亮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博士

人事管理经济学与福利管理

安增科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博士

劳动法与劳动关系管理

刘雪梅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博士

企业薪酬管理

周新军

讲 师

博士研究生

博士

绩效管理与职业生涯规划

刘容志

讲 师

博士研究生

博士

员工培训与开发

冯忠铨

副教授

本科

学士

劳动法与劳动关系管理

刘文兴

讲 师

博士研究生

博士

劳动关系与劳动经济学

任巧巧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博士

人力资源管理

谢建豪

讲 师

博士研究生

博士

组织行为学


三、工商管理专业辅修双学位培养方案

(一)专业特色

工商管理专业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特色专业,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平台,师资力量雄厚。2007年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现已拥有三门校级精品课程、两本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本专业就业形式持续稳定,就业率在全校名列前茅。就业去向包括: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银行、证券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还有部分同学在国内院校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到国外学校深造学习。

本专业特色在于:一是坚持实学、集成、创新原则,坚持培养方案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从理论基础,实践应用、方法技能三个方面架构课程群;二是突出学习力、实践力、研究力、创新力的多维度、强能力知识体系的构建;三是通过各类项目将课程体系与能力培养有机融合,为现代工商企业培养理论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实践能力突出的综合管理人才。

(二)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备工商管理及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及科研机构从事经营管理及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以管理知识为主,实行多学科交叉渗透,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商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注重战略管理、商务沟通、推销谈判技巧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同时本专业注重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开发,积极引入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公关能力、咨询诊断能力、组织指挥能力、涉外经营能力等。

    通过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内容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基本达到以下培养要求: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管理的定量、定性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

(4)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艺术;

(5)熟悉国内国际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中文写作能力。

(三)培养对象

主修专业课程成绩良好、自学能力强、学有余力的普通本科二年级学生。

(四)教学管理体制与学习时间

辅修双学位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在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报名,第四——第八学期参加学习。学习时间为五个学期。

(五)学分要求与学位授予

辅修双学位总学分50学分,其中课堂教学45学分,实践环节(专业学位论文)5学分。按照规定要求完成学业并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取得辅修专业结业证书者,应选修教学计划中打号的专业主干课,总学分不得低于25学分。

学生按照以上规定要求完成学业,并取得主修专业学位资格后,方可取得第二学士学位。

(六)课程设置要求

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其中专业基础课包括:社会调查与统计应用、管理学、人力资源概论、财务管理、技术经济学,专业课包括:市场营销学、战略管理、物流管理、组织行为学、产业经济学、质量管理、系统工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电子商务、商务沟通。

(七)实践性教学安排与要求

本专业实践性教学包括管理学课程实验和毕业论文。其中,管理学课程实验企业竞争模拟16课时)将根据师资和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进行安排。毕业论文为5学分,安排在第七——八学期完成。

(八)教学计划安排表与相关说明

工商管理专业辅修双学位全程计划表

管理学学士学位(工商管理专业)计划表

序号

课程

开设学期

学时

学分

课程说明

1

社会调查与统计应用

4

48

3

 

2

管理学 ※

4

48

3

校级精品课程

3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4

48

3

 

4

市场营销学 ※

4

48

3

国家级精品课程

5

物流管理 ※ 

5

48

3

 

6

战略管理 ※

5

48

3

校级精品课程

7

组织行为学 ※

5

64

4

校级精品课程

8

财务管理

5

48

3

 

9

产业经济学 ※

6

48

3

 

10

质量管理 ※

6

48

3

 

11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6

48

3

 

12

系统工程

6

48

3

 

13

技术经济学

7

32

2

 

14

电子商务

7

48

3

校级精品课程

15

商务沟通

7

48

3

 

16

学位论文

8

5

5

 一对一指导

合计

    720+5周)/50学分

说明:加号标志的课程属辅修专业必修课程

(九)师资队伍

   工商管理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形成以国家二级教授为核心,老、中、青三代教师合理配置的优秀教学团队。现有教授6名(其中5位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6名,讲师2名。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在《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中国工业经济》、《管理工程学报》等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500多篇;主持的纵向和横向课题多达70余项。本专业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准,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显著。

汪海粟:博士,教授,博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和MBA学院院长、中国资产评估准则起草小组成员、中国工业经济促进会理事、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后续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会计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武汉中小企业协会顾问、武汉国有资产经营公司顾问。曾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7部、译著1部、主编和参编专业书籍20余部。主持并完成了4项省部科级科研课题,参与并完成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2项社科基金项目的子课题的研究。目前正在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科研项目和数项省市政府与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研究方向:企业组织结构、资产评估等。主讲课程:战略管理。

胡立君:博士,教授,博导。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财政部确定的跨世纪学科(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兼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社会经济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工业经济协会个人会员,Academy of Management会员,湖北省体育局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 主持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课题1项及多项省部级课题。目前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及湖北省软科学课题等4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出版个人著作2部,其中《企业经营创新论》获湖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在权威刊物、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企业竞争理论。

任剑新:博士,教授,博导。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多项研究项目。2005-2007年在法国雷恩一大从事访问研究。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反垄断与规制经济学、企业战略管理。主讲课程:产业经济学。

熊胜绪:博士,教授,博导。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经济管理实验中心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课题近十项,出版个人著作2部,主编四本教材,在《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等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研究方向:战略管理、企业管理。主讲课程:战略管理。

金明伟:教授,博导。以案例教学见长。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科研的实践性、集成性和开创性。在企业软实力、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治理、资本运作等领域出版了《企业软实力及其修炼》等6部著作,发表了《企业公民:交换的资源第四级契约》等近20篇论文。主持部级课题一项。研究方向:企业软实力、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治理、资本运作。主讲课程:管理学。

 李绍和:教授,工商管理系前系主任,硕导,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组组长,学科建设与精品课程建设的负责人。主编和参编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研究方向:战略管理。主讲课程:管理学、战略管理。

 胡 川:博士,教授,工商管理系系主任。在《工业经济》、《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等刊物公开发表理论研究成果三十余篇。主持教育部课题《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非转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主持国资委课题和武汉市社科项目三项。主编和参编著作2部。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主讲课程:管理学、运作管理。

黄兰萍:博士,副教授,企业管理教研室主任。参与《激励与沟通》、《战略管理》、《管理学通论》三部教材的编写,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和参与教育部课题2项。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国际化管理,网络营销。主讲课程:管理学、质量管理。

胡 铭:博士、教授,硕导。主持教育部课题《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及其他省级课题2项,出版个人著作两部,在《经济学动态》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研究方向:质量管理。主讲课程:质量管理、财务管理。

刘大明:硕士、副教授,硕导。参与多项纵向和横向课题,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编教材《运作管理》。研究方向:企业生产运作。主讲课程:运作管理。

李克克:博士,副教授,企业管理教研室副主任,硕导。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目前主持湖北省社科基金一项,在《管理科学学报》、《管理工程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与管理。主讲课程:管理学通论、管理实训等。

王娟娟:博士,副教授,硕导。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在《武汉大学学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十篇。研究方向:战略管理。主讲课程:管理学、战略管理。

杜丽虹:博士,讲师,硕导。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等纵向课题,曾在《经济管理》、《科学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研究方向:国际企业战略管理。主讲课程: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等。


四、市场营销专业辅修双学位培养方案

(一)专业特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国内最早引入市场营销学课程的院校之一,也是最早建立市场营销专业的院校之一。市场营销学专业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优势专业,拥有很强的品牌优势。

国家级教学名师:2003年,万后芬教授荣获高等院校首届国家级名师奖(管理学科唯一)。

教育部特色专业:2010年,我校市场营销专业获批成为教育部特色专业。

国家级精品课程:2004年,我校的市场营销学课程就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成为首批进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市场营销学”课程(目前,全国也只有4所高校的市场营销学本科课程进入到该项目,湖北省内我校是唯一一门市场营销专业的国家级精品课程)。《价值营销概说》于2012年度获批为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项目。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本专业所采用的案例教学法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在教学中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

国家级精品教材:自编教材《市场营销教程》等立体化教材包,先后成为教育部“九五”、“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市场营销教程》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9

省级品牌专业:市场营销专业2006年被纳入湖北省本科品牌专业建设项目,2014年获批本科教学“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市场营销教研室多次荣获湖北省优秀教研室称号。

校优秀教研室2011年,市场营销教研室被评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优秀教研室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教学“卓越计划”项目: 2012年获得本科教学“卓越计划”项目(校级,总共十项)。

(二)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市场营销学的专业知识、具有市场营销管理决策和实践的能力,能从事国内国际市场营销、开发、管理、预测、教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以市场营销主体课程为核心,实行多学科交叉渗透,要求学生能具备全球市场视野又通晓中国市场运作实践,具有创新开拓精神,具有现代意识,具备开展国内外有关市场营销活动所需要的组织、管理、沟通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用性广。

通过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内容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基本达到以下培养要求:

(1)具有国际视角和现代观念;

(2)具有较宽的知识面,且能够牢固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3)具有挑战自我的进取精神、适应环境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4)掌握管理学和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5)掌握市场研究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6)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7)熟悉我国有关市场营销的方针、政策与法规,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惯例和规则;

(8)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三)培养对象

主修专业课程成绩良好、自学能力强、学有余力的普通本科二年级学生。

(四)教学管理体制与学习时间

辅修双学位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在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报名,第四——第八学期参加学习。学习时间为五个学期。

(五)学分要求与学位授予

辅修双学位总学分50学分,其中课堂教学45学分,实践环节(含专业学位论文)5学分。按照规定要求完成学业并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取得辅修专业结业证书者,应选修教学计划中打“*”号的专业主干课,总学分不得低于25学分。

学生按照以上规定要求完成学业,并取得主修专业学位资格后,方可取得第二学士学位。

(六)课程设置要求

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其中专业基础课包括:经济数学基础、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管理学通论,专业课包括: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营销调研、战略管理、国际市场营销、零售管理、企业公共关系、电子商务、销售管理、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七) 实践性教学安排与要求

本专业实践性教学包括社会实践一次(自己选择)、科研活动(发表论文一篇或参与课题调研一次)、专业学位论文一篇,共计5学分。

(八)教学计划安排表与相关说明

辅修双学位全程计划表

管理学学士学位(市场营销专业)计划表

序号

开设学期

学时

学分

课程说明

1

经济数学基础

4

64

4

2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4

48

3

3

管理学通论

4

48

3

校级精品课程

4

市场营销学

4

64

4

国家级精品课程

5

消费者行为学

5

64

4

6

市场营销调研

5

48

3

7

战略管理

5

48

3

校级精品课程

8

国际市场营销 ※

5

48

3

校级精品课程

9

零售管理

6

48

3

10

企业公共关系

6

48

3

11

电子商务

6

48

3

校级精品课程

12

销售管理

6

64

4

13

商务谈判

7

32

2

14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7

48

3

15

学位论文(含实践)

7

5

5

一对一指导

 

720+5周)/50学分

说明:加“”号标志的课程属辅修专业必修课程

(九)师资队伍

市场营销教研室17位成员中,10位专业骨干教师均具有高级职称,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和科研能力强,多次为企业和政府高管提供培训和咨询工作,5位教师曾有在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典等国学习、访问的经历,是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优秀教师团队。

张新国: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南财经大学贸易经济系副主任、系主任,中南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兼任全国中青年商业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商业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公共关系研究会常务理事、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战略管理。主要从事市场营销学、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管理学、企业公共关系学等课程的教学。出版了著作、教材、译著和工具书共24部,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共54篇。主持和参加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在内的各项课题共10项,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并获教学质量一等奖。

宁昌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贸易与营销管理系副主任;工商管理硕士(MBA)导 师;工商管理硕士市场营销课程项目负责人。五年来,出版了著作、教材共7部,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共30余篇,为武烟集团、海南移动等多个企业进行管理和营销咨询,并主持完成多项企业横向课题的研究。

汤定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讲授《市场营销学》、《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和《国际市场营销学》等专业课程。 1995年获得校教学优秀奖, 1999年被聘为《国际市场营销》课程首席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零售学、消费者行为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教委项目及省 级研究项目7项。主编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中国企业营销案例》(2001);副主编十五规划教材《市场营销教程与案例(立体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 200312月); 副主编教材《现代市场营销》(2002)。在《财贸经济》等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撰写的教学研究论文“迎接案例教学的挑战”,获湖北市场营销学会优秀 论文二等奖。

沈铖: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市场营销教研室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品牌管理。先后两次赴加拿大做访问学者研究。主要讲授《市场营销学》、《国际市场营销学》和《国际市场调研》等专业课程。主持合作国际性科研项目1部,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教材《全球营销学》(2004),参编教材4部,参写著作3部,在重点专业核心杂志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费显政: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2008年,赴美国阿拉巴马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研究。主要讲授《市场营销学》和《国际市场营销》等专业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一项、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一项、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一项。在《管理世界》等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曾获2008Emerald/IACMR中国管理研究基金奖(Highly Commended Award winner)。

孙洪庆: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德国柏林理工大学博士毕业,现为市场营销专业硕士导师组副组长。主要讲授《市场营销学》、《市场调研》等课程。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一项,主持国际合作项目2项,参与省部级课题4项,参与多个企业项目运作。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70多篇,出版中英文专著各1部。曾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research award资助。

马瑞婧: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讲授《市场营销学》、《销售管理》等专业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绿色营销、绿色消费行为、销售管理。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研究项目1项、市级研究项目1项、校级研究项目2项、企业研究项目1项。参编面向21世纪市场营销立体化系列教材《销售管理》(2008)。在《财贸经济》、《商业时代》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君茹: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讲授《市场营销学》、《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等专业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组织文化、消费者行为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参编教材《战略管理》及《组织行为学》,出版专著《企业文化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刘晓峰:博士,副教授。主要讲授《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调研》和《国际市场营销学》等专业课程。 主持教育部项目一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在《财贸经济》、《中国管理科学》、《管理科学学报》等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杜鹏: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讲授《市场营销学》、《市场心理学》、《营销数据分析与处理》等课程。研究领域为市场导向、网络营销。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及省级研究项目3项;参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双语教材等4部、翻译1部;副主编教材1部;出版专著1部。在《宏观经济研究》、《经济管理》、《农业经济问题》、Journal of Chinese Market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a MarketingJournal of Service Science and Management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获MBA教指委首届百篇优秀教学案例、湖北市场营销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校第五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中国商业经济学会首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二等奖。

樊帅博士,讲师,硕士导师。主要讲授《市场营销学》、《企业公共关系学》和《营销研究设计》等专业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动态竞争及企业善因营销行为等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务院企业研究合作项目及省级研究项目6项。副主编高等学校国际商务创新规划教材《国际商务营销》(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在《Journal of Public Affairs》、《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Foreign Trade Studies》、《管理评论》、《管理学报》、《中国软科学》等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几篇。论文《服务营销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获湖北省市场营销学会2005年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王新刚,讲师,博士,硕士导师。主要讲授《市场调研》、《营销策划》等专业课程,研究领域为营销战略管理、品牌管理、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曾带队参加金蝶电子沙盘2008年全国对抗赛获团体一等奖,参加用友2007ERP沙盘华南、西南、中南区比赛获得第四名、参加2007GMC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获团体铜奖。2010年获教育部首届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并主持教育部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科及省级项目3项。在《管理世界》、《中国软科学》、《商业经济与管理》、《武汉大学学报》、《统计与决策》、《销售与市场》、《财富故事》等发表论文30余篇。曾从事快速消费品、ERP软件、家电行业的一线营销工作,参与华新水泥、湖北中烟、优利特医疗器械等公司的咨询和培训服务。

冯小亮,男,讲师,博士,硕士导师。主讲课程:市场营销学、绿色营销、销售管理。2003年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市场营销专业,2007年在云南财经大学攻读市场营销专业硕士,2012年获武汉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2012年曾在香港城市大学市场营销系访学进修三个月。在《南开管理评论》、《心理学报》、《商业经济与管理》、《心理科学与进展》、《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EI检索学术会议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多篇,目前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