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文泉分享会”第十七期成功举办

发布者:朱汉彬发布时间:2017-10-13浏览次数:382

  (通讯员:缪莎)10月12日上午11:00-12:00,文泉分享会第十七期在文泉北三楼会议室成功举办,这期分享会的主题是“为什么我们堵在光谷的民族大道上?——规模、密度与城市化”,分享嘉宾为经济贸易系文澜青年学者赵曜博士。分享会由工商管理学院经济贸易系主任黄漫宇教授主持,参与交流的有我院费显政教授、吴振球教授、吴英娜副教授、梅丽霞副教授、马瑞婧副教授、田毕飞副教授、张传杰副教授、胡宗彪副教授、刘璠副教授、李莺莉副教授等教师,我院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也积极参与了本次分享会。
  赵老师以大家日常生活中普遍感受到的“堵在上班的路上”作为话题,引出中国城市发展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中国城市的集聚程度、尤其是大城市的集聚程度是否已经过高了呢?是否应该以限制人口的方式来缓解“城市病”呢?是否应当鼓励偏向中小城镇的投资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呢?赵老师基于城市经济学的核心原理——空间无套利均衡对城市的规模、密度和投资三大问题进行了分析。
  首先,赵老师讨论了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引致的经济效应,包含拥堵、污染、城乡差异等潜在的负面效应和共享、匹配、学习等正面效应。赵老师基于新经济地理和异质企业集聚理论构建了一个城市均衡模型,发现城市规模增加对企业而言意味着竞争性和包容性两方面的作用。在权衡正负效应之后,城市效率-规模之间呈倒U型变化关系,并且倒U型曲线的峰值与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部门结构密切相关。计量估计结果显示,中国的大部分地级城市都没有达到适宜的规模,中国当前的实际问题是存在过多的小城镇。另一方面,对于北京等特大城市而言,可以通过向服务业转型获得人口承载力的提升。
  接着,赵老师进一步分析了城市内部人口密度的问题,指出人口密度增加对于城市通勤成本具有双重影响:在增加单位距离通勤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给定规模下经济活动的通勤距离。现实中北上广等特大城市因长距离通勤导致的损失要大于集聚密度增加带来的拥堵成本,因此城市规划的重点应当是街区经济活动的密度而不是道路的宽度。
  赵老师结合计量分析和实际调研结果,认为单纯通过政策来推动中小城市的产业园区投资建设、以及鼓励人口“回流”中小城市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区域协调发展应当以人均量而不是总量作为目标变量,城市化的政策导向是让留守者出来而不是让务工者回去。最后,赵老师提出其总结性观点:没有特别的“城镇化”道路——“城镇”的发展是“城市”发展带动的。
  分享结束后,在场众多参与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研讨会接近尾声,黄漫宇教授对赵曜老师的无私分享以及潜心研究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文泉分享会,在分享中共创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