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文泉分享会”第三十一期成功举办

发布者:朱汉彬发布时间:2018-06-22浏览次数:301

  (通讯员:李若茜)6月21日上午11:00-12:00,文泉分享会第三十一期在文泉北五楼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期分享会的主题是“资源保护理论应用”,分享嘉宾为人力资源管理系刘文兴博士。分享会由工商管理学院汤一鹏博士主持,参与交流的有我院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物流与管理科学和经济贸易等系的师生。本次分享会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刘老师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第二部分是各位老师交流心得体会。
  首先,刘老师提出问题——什么是资源?接着指出,资源之所以成为资源,核心在于此资源具有一定的价值,并提出了资源的定义,即资源是个体认为有益于其获取目标的事物,分为实物资源、身份资源、个人资源和动机资源四种类型。然后,刘老师对资源保护理论中重要的两大原则进行了介绍:原则一指出资源损失比资源获得更重要,在人们损失或获得相同数量的资源的情况下,与获得资源相比较,人们遭受资源损失会对他们产生更大的影响。在遭受资源损失的情况下,获得资源会变得更加重要。原则二指出为了防止资源损失、从资源损失中恢复,人们必须投入资源。
  紧接着,刘老师着重对四个推论进行了介绍:(1)富者易富,贫者易贫。即拥有较多资源的个体在获取资源时会更加有利,而拥有较少资源的个体更易于遭受资源损失。(2)Resource Loss Spiral。一旦个体遭受资源损失,那么资源投资便开始变得困难;如果一开始个体资源就受损,那么个体不仅更易遭受资源损失带来的压力,而且这种压力的存在还会导致防止资源损失的资源投入往往入不敷出,最终会加速资源损失。(3)Resource Gain Spiral。一旦个体得到资源,那么他们会更易于得到额外的资源;拥有充足珍贵资源的个体不但更有能力获得资源,而且所获得的这些资源会产生更大的资源增量,不过资源获取螺旋的形成速度不及丧失螺旋。(4)守卫仅存的资源。一旦个体损失资源,那么他们会更易于采取防御性的资源策略。个体遭受资源损失后,会采取措施来保护自身还未损失的那部分资源。并用5个例子讲解了资源保护理论的相关应用。

  最后,分享会进入第二个环节,在场众多参与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刘老师在本次分享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解答了现场同学的疑问。分享会接近尾声,汤一鹏博士对刘文兴博士的无私分享以及潜心研究表示了衷心的感谢,本期文泉分享会圆满结束。
 
  文泉分享会,在分享中共创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