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生工作  团学活动

【职场有约】“职场有约”之第十三届“职在必得”大型精英挑战赛初复赛

发布者:何强发布时间:2023-04-11浏览次数:10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人才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大环境下,为提升我校学子职业素养与求职能力,帮助同学们丰富面试经验,提高应变能力,加强心理素质,提高未来就业竞争力,获得更广阔的实践渠道,并得到展示自我专业水平、发现自身不足的机会,工商管理学院学生会公关实践部分别于48日、49日在南湖校区文澴楼举办了职场有约之第十三届职在必得大型精英挑战赛初复赛,本次活动由厦门国贸股份有限公司协助举办。

48日下午1400,初赛在以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正式展开。本次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流程为选手自我介绍、题目阅读及讨论、总结发言、选手抢答和评委点评五个环节。

莅临本次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评委有中建二局湖北分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汤泽宇女士、乐有家控股集团人事部经理谢静女士、景瑞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陈小风先生、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地区负责人罗春杨先生。

在本次比赛中,第六组围绕“引起当前社会对90后一代质疑与热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问题进行讨论。阅读完题目后,一号选手李昕彤从不同角度对题目进行分析,构建大致框架;二号选手苗书源从竞争力的角度剖析问题,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讨论“90后受到质疑和热议的原因,并对题目给出自己的框架——“是谁”“为什么”“如何看待;在抢答环节,五号选手齐敬凯点明小组讨论思路混乱,汇报之前未复盘整理,小组缺少领导者角色,未确定思路导致很难抓住讨论重点的问题。在评委点评环节,乐有家的谢静女士根据小组每位选手的发展意向提出建议,最后对小组汇报成果进行点评,以“华为天才少年”为例,建议小组回答问题的框架往更深入的方向思考。

第八组对“如何提高电商仓储水平,以适应网络零售快速发展的物流需求”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伊始,一号选手张钰瑶提出时间分配的建议,获得小组其他成员同意后,讨论正式开始。阅读完题目后,一号选手分析出题目未明确主体的问题,之后提出在短期内提高仓储量、对周期不相同的货物进行分类存储,在长期条件下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开发新的仓储模式等建议;三号选手郭婧茹肯定了一号选手培养人才的观点,并对“WMS是自主研发还是借用其他公司的问题给出自己的观点;六号选手段自然以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两个方面来回答问题,最后对整个小组的讨论进行整理总结。在评委点评环节,中建二局的汤泽宇女士对一号选手、三号选手思路整理快、语言表达能力强两个方面给予肯定,并对三号选手、六号选手的简历问题提出建议。在点评小组的汇报成果时,汤泽宇女士对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提出了清晰的解决思路,并借用京东、顺丰的例子,着重强调企业在市场中存活下来的核心竞争力问题。

在每组选手汇报总结后,评委对每一位选手都进行了点评,耐心指出了选手们在比赛过程中的优缺点,并对选手的不足给予建议。最后,24位选手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复赛。

49号下午1400,复赛以压力面试的形式进行,24位选手均着正装,提前抵达比赛场地进行等待。一切准备就绪后,复赛正式开始。

在每一场面试交流的过程中,评委首先倾听了同学们的自我介绍并审阅各位选手的求职简历。之后,评委根据选手的具体应聘岗位提出了一些针对性问题。在问答的交锋中,评委老师考察同学们在表达、应变、专业知识等方面的能力。最后,评委老师对于同学们的面试表现和简历书写给出了相应的点评与意见指导。

面试过程中,张钰瑶选手表现得沉着冷静;在景瑞地产的陈小风先生提出“具体的求职意愿、未来规划,在自己的经历中收获了什么、遇到了哪些挑战”等问题后,张钰瑶选手能条理清晰地对每个问题进行陈述,陈小风先生也给予她应当丰富经历的建议;在罗志涛选手的面试过程中,评委出乎意料地用英语进行面试,该选手快速调整自己、整理思路,以流畅的英语表达能力,回答评委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在李昕彤选手的面试过程中,评委让其围绕领导者的作用数据可视化呈现“ChatGPT”等话题谈谈自己的思考,最后评委也对她的回答给出相应的建议;在吴玲慧选手的面试过程中,该选手向评委自信地介绍自己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挑战和趣事、在辩论队的心得,评委也指出其在回答“财会和金融的区别是什么”时缺少框架的问题;在黎闯的面试过程中,评委提出有关“年化10%”的专业问题,并建议他在简历中突出对自己贡献度大、更能体现自己能力的经历……经过激烈选手角逐和评委的激烈讨论后,沈吉杭、张钰瑶、罗志涛、谢晓燕、李昕彤和吴玲慧六位选手(排序不分前后)脱颖而出,进入决赛。

本次无领导小组、压力面试真实模拟了求面试场景,并邀请了来自知名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传授简历制作及面试技巧。此次活动不仅为同学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也提高了同学们对于未来职场求职的认识,帮助同学们深度了解企业在人才招聘和选拔方面的标准与要求,形成对未来职业发展规划更加完备的思考,建起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