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惊闻大学室友熊才华猝然离世的噩耗,我向领导据实请假,便匆匆赶往吊唁。
独自踏上行程,人的思绪往往任意驰骋,过去在摇晃的客运班车上是这样,现在坐上飞奔的高铁列车还是一样。从荆门到荆州,再转向鄂州。回忆就像车窗外清明的光景,在快速的倒转。
1987年初秋,从未离开家门的我们,刚踏进校门,便被军车转往黄陂空降兵某部的军训营。我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中南财经大学)工业经济系87级306寝室的8名学员,被编入同一个班,挤进同一间营房。熊才华就住在我的下铺。同室中,他个子最高,年龄稍长,走起路来,双肩微耸,眼角向上,看似居高临下,但镜片后自信的眼神总是透出柔和的光。
军营操场上,骤然超强度的军训,加上鄂中地区一连二十天“秋老虎”的高温暴晒,让不少同学身体难以承受。才华同学也病倒,住进了部队医院。
傍晚,大家相约去看他。“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我们唱着刚刚学会的嘹亮军歌。夕阳映照着一个个被汗水湿透、又被烈日烤干、盐渍斑驳的军装,映照着一张张被晒得黑里透红、又毫无倦意的脸庞,也映照着一颗颗不经世事、又火热滚烫的心。这是我们寝室第一次集体活动,也定格了我们永远的青春记忆。
一个月的军训很快结束,我们回到306寝室,开启了四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集体生活。很快,八个人不同的风格个性就都展露出来。王景生、梁友军和潘群分别来自河北张家口、湖南益阳和广东汕头。他们虽说对湖北有新鲜感,但都很能适应,交往中更主动活跃些。我们五个湖北佬,相比反而显得内敛矜持。这或许与成长环境和家庭条件有关。来自黄梅戏之乡的王田仁就是这样。他腼腆内秀,又多才多艺,随身的口琴能随心吹奏应景曲调,各门功课都出类拔萃,像极了戏曲唱本中的翰林书生。
我们这八个人,虽然性格各异,但有一个共性,就是上进心强,都学习用功。四年中全寝室不仅没有挂科掉队的,而且都有模有样的钻研学问,发表的论文也是惊喜连连。王祺扬和李元成就是论文高产户。看着寄来的稿费,闻到付梓的墨香,怦然心动最能转化成同频行动。寝室里充溢着比学赶超的竞赛氛围。很快,熊才华就以其硬核实力告诉我们什么叫才华出众。他善于将课堂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变革需求及时对接,撰写的关于公共关系学的论文,得到代课教授高度评价,并在学科演讲中博得满堂赞扬。
熊才华的过人才华,除了他本来的禀赋和功底外,其实更多来自于他的勤学和善思。这一点,我们同处一室看得分明,也很是佩服,但外围的人更多的是羡慕。这其中就有崇拜他的女粉丝。
忽有一日,一位来自湖北商校的女生走进我们306寝室。她是熊才华在鄂州高中的同学,开朗而健谈。言语间不仅透显出对熊才华的敬慕,而且还透露出他是善写杂文和散文的高手。
打那以后,“商校”变成了我们拿熊才华打趣的玩笑。但玩笑归玩笑,终成实效的则是刘燕与才华在大学成就的一段恋爱佳话。
那是在大二期间,一向敏言善辩的熊才华突然变得少言寡语,继而茶饭不思,精神不振。细心的李元成最先发现。细问之下才知道,这是患上了相思病,而且是单相思那类。原来熊才华经常上晚自习,近期发现晚自习的教室里固定常来一位女生,和他一样也是坚持披星戴月,用功苦读。这女孩身材高挑,清新脱俗,端庄典雅,竟然让我们的才华一见倾心。
李元成,人称“胖子”。若放在今天,其实不算胖。但在刚迈入温饱的年代,满眼都是“瘦杆子”。这“胖子”的外号,实不冤枉。元成不仅心宽体胖,而且热心快肠。他一边口中安慰,一边心里却犯了难。
毕竟不同专业不同系,好不容易找到线索,寻进女生宿舍,又被告知刘燕不在寝室,大概洗衣服去了。这胖子倒颇有侦探天分,很快打探到刘燕的基本情况,得知她来自甘肃武威,便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元成定了定神,找到洗衣间,自我介绍后,对刘燕谎称自己寝室有个甘肃老乡,正在组织老乡聚会,听说她是甘肃人,就特意过来请她一起去聚会。
甘肃在湖北读书的学生不多,老乡自是稀罕。加之胖子满脸诚恳,完全不像坏人。这位大西北的小女生很爽直地就答应了。她说:“就几件衣服,洗完后就过去。”
这可急坏了满心欢喜的元成。他一边帮忙搭把手,一边寻思着:待会儿露馅了,该怎么办?终于鼓起勇气向人家姑娘道出了原委。
据说,当时刘燕听着听着脸色骤变,愠怒道:“你怎么不实话早说?!”
说罢,啪的一声,将拧紧的衣物扔进水池。池水溅起。把个胖子着实吓得不轻。要知道,此时的元成自己也还是个“愣头青”。
不知道是胖子敦实的样貌让人中邪,还是他歉意的陪笑在起效。看着胖子手足无措的窘样,刘燕居然忍俊不禁的展颜一笑。谁曾想?这竟是一对伉俪戏剧般的美妙开端。由此开启了一段三十多年的美好姻缘。元成,这个媒人当的好啊!
列车到达鄂州站时,已经傍晚7点多钟。暮色中,王景生、潘群、梁友军、王田仁等同学从各地赶来,早已聚在一起等候多时。大家一晃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没见过面,紧握着彼此的双手,都是好一阵端详。老了,大家都老了!曾经风华正茂的毛头小伙,如今都是两鬓斑白的小老头子。特别是王景生,他组织能力强,当了四年的文体委员,给人的印象总是生龙活虎,竟也挡不住岁月的蹉跎。这次同学联络帮前忙后,得亏他操持。
一阵唏嘘,一顿简餐之后,大家便匆匆赶往殡仪馆。熊才华的灵堂设在鄂州市殡仪馆永宁厅。这应该是馆内最大的正厅。傍晚9点多,正是夤夜亥时,击柝人定的时辰。偌大的灵堂。满布的花圈层层叠叠。低垂的挽联在清明的微风中轻轻晃动。刘燕一袭黑色的衣衫,在大厅守灵。见我们走过来,她的眼睛一亮,伸出手的刹那又泪眼婆娑。她抽泣着不住地抹着夺眶而出的眼泪。我们也都不禁悲从心来,连忙宽慰安抚,眼泪却不争气的滑落下来。
才华安静的躺在那里,周边是绿植簇拥。他很安详,看上去比活着的我们都年轻,一如当年睡在下铺的他。灵堂的正上方摆放着才华的遗照,自信的眼神透着柔和的光。
他穿着一身棕色的西服,显得格外精神。棕色是他喜欢的颜色。在校读书时,他就有这么一套棕色西服。只要一大清早,闻到一阵带香的鞋油,我们就知道是熊才华在擦皮鞋。他是已经急不可待地准备着和刘燕的浪漫周末了。他的皮鞋棕白相间,擦起来很费劲,需要用棕色和白色两种鞋油。但才华总是不厌其烦,十分细致和爱惜。毕竟这鞋是他自己挣钱买的。
我们306寝室,多数学生家庭条件不好。熊才华家在农村,家里4个子女,两个哥哥,1个妹妹。才华长相秀气。他曾说,小时候村里人还误把他当作女孩。父母对他特别疼爱。才华也格外懂事,从小就很自励,学习勤奋用心。在大学,为了改善生活状况,他干起了勤工俭学。从卖汽水饮料到面包夜宵,从单打独干到八人合伙,十几平方米的寝室硬是被弄成小卖部兼小仓库。广告打出去后,即便是午休时和熄灯后,都有同学来敲门买东西。有时候人刚一躺下,就得起来开门收款找零。这可苦了室长潘群,既要带头搞好生活学习环境,又要顾着生意营商环境。为此大家齐心协力,每逢卫生检查,及时清走货品,杂物装箱归位。结果班级卫生流动红旗到了306寝室,就流不动了。我们还创出了全校“学雷锋标兵”寝室。
大家围站在才华的灵柩旁,沉浸在过往的怀想中。1991年。毕业告别那个夏日,天刚蒙蒙亮,我们又闻到了熟悉的鞋油味。原来,毕业分配时刘燕随才华选择了湖北鄂州,已经提前到了鄂州。看来这位痴情的西北女孩是把一生的幸福都交给了我们的才华。我们工经系还在准备毕业答辩。这几天,才华的心其实早就飞回了鄂州,憧憬着才子佳人的美好一生。
这一天终于熬到了。只见他手提行李,微耸双肩,一脸期待,挥手道别:“同学们,我先走了,我回家了,欢迎你们来鄂州!”
如今,我们来了。王田仁、王景生、潘群、梁友军,对门寝室的谢军生、王毅,隔壁寝室的蔡明波,还有工经86级的孙明……我们都来了。而他却静静的躺着。我们多想拉他起来,让他兑现当年的邀约。
平复情绪后,刘燕和我们谈起了这些年他俩在鄂州的事业发展和家庭生活,还同没能到场的祺扬和元成通了话。他俩都在体制内,一个在海南任职,一个正在北京出差,身处省部级和厅级岗位多年,肩上的责任不一样,但对同学的情谊一点没变。
李元成是媒人,自然有好多话要说,说到才华的好,免不了就有比较。对比才华,我们的圆滑、固执、倔强、任性、自我、狡黠……被一一列举。他应该不知道我们就在周遭,更不会知道通话用了免提模式。不过这都不要紧,因为大家相视眨眨眼,非但不介怀,甚至有些释怀。毕竟这种“画像”在我们走出校门后,就显得难能可贵了!即使今天只有短暂的相聚,我们都会感觉到虽然时隔几十年,但彼此只是版本上的升级,并无根本上的变化。
才华同学的追思会,在4月9日上午9时举行。前来吊唁的亲友挤满了大厅,一直站到大门外的檐廊。熊才华生前是鄂州市金刚石工具行业协会会长。这是一个发根于鄂州本土的产业。1994年,熊才华下海从事金刚石圆锯片及刀头的研发与制造,创建了最初的鄂州市华为金刚石工具厂。生前他是湖北银天钻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银天科研中心核心领导。熊才华潜心钻研金刚石工具配方,历经30多年千百次市场互动和反复优化,积累了数以万计的数据信息,构建了庞大的配方数据库,研发出的产品有六大系列、72种规格、1000多种型号。他坚信“科技开创银天路”,深知每一次失败就是离成功更进一步。熊才华带领团队在培育钻石技术方面创造了四项全国第一,获得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两项,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380余项。
伉俪情深,璀璨如钻。刘燕紧跟其后,也从体制内出来。她和才华携手,致力于市场开发。他们的产品从全省做到了全国。后来,他们又立足于国内市场,开始深入研究国外不同地区石材差异,针对性地反复改进产品配方。2012年,他们的新品投放市场后饱受赞誉,客户遍及中东、南亚、巴西、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他们又以互联网思维,在海外市场建立英文网站和阿里巴巴交易平台,将云天工具推向世界,实现了金刚石工具营销的全球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追思会上,也有从中东和非洲赶回来吊唁的行业同仁。这几天,正是中美贸易战对抗和博弈的关键期。美国挥舞的对等关税大棒,搅的全球股市断崖坠落。中方的强硬反制,让金刚石行业协会更加众志成城。大家谈到熊才华会长抱病坚持工作,最后在办公室遽然长逝,都悲恸不已。前排吊唁者中,有位壮实的汉子更是痛心倒地。被人扶起劝退,这位壮汉却摆摆手,又坚强站立,执意坚持。
最后致辞的是才华的女儿熊薇薇。室友们大多第一次见到她,都说她眉目清秀,温婉中透着父母的坚韧。她白衣缟素,悲切中带着坚定,讲了父母的同学情、创业史、爱国心、报国志,讲到父亲临终前与她的一席长谈,对国家、对社会、对家人深深的挚爱。她最后竟然泣不成声,抽泣哽咽着,向着父亲喊出女儿心底里的话语:爸爸,我爱你!
从殡仪馆出来,我们几位同学擦干眼泪,又匆匆道别。归途中,车窗外是一望无垠的江汉平原。前几天还是落英缤纷的桃红梨白,在西北寒风的肆虐下,已然凋零化作春泥。金灿灿的油菜田也只剩下零星的花黄。
这里在夏商时期,还是云梦泽泥泞之地,经过一代代先民们汲汲耕耘,自唐宋起渐成千里沃野。眼下春玉米已经下田,小麦正在扬花,油菜则开始灌浆结荚。它们在这片历经了数千年风霜雪雨的田野上顽强成长,汇成了这片浩浩荡荡的盎然绿意,多少狂风暴雨,更加团结昂扬,姿展出令人敬畏的磅礴力量,硬气地拥抱着更加灿烂的阳光。
文 程彻 我院工业经济系87级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