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正值毕业季,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新闻网络部有幸采访到即将任职于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魏则锦同学,听他讲述大学时光的收获与心得。
学生记者:王伟鸣
口述者:魏则锦 即将就职于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雾中寻径,拨云见日
初入大学时,魏则锦与许多同学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但并未对未来有明确的规划,所以在专业分流时,他也曾经历迷茫。作为浙江考生,高中技术课程中对代码编写与数据处理的兴趣,成为他选择商务分析方向的重要伏笔。大一期间,他以专业兴趣与职业可能性为双重导向,在课程学习与行业观察中逐步明晰方向:相较于学术科研,职场实践对他更具吸引力。“当目标专业尚不明确,且投入产出比难以量化时,盲目做出留学选择并不是明智之举。”尽管早期有过留学规划,但实习体验让他意识到,职场实践能更快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职业抉择中,他注重稳定性与挑战性的平衡,实习轨迹横跨会计事务所、人力资源、运营等领域。通过多行业实习的对比体验,魏则锦结合自身兴趣、商务分析专业相关性和未来前景选择了跨境电商领域。“安克作为跨境电商的头部企业,具有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稳定的业务基础和强大的创新能力。”他解释道,“我希望自己在跨境电商领域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在做好常规运营工作的基础上,能将数据分析的能力带到工作当中去。”
技融应变,洞察精思
从校园人到职场人的转变,是多数应届生的必经之路。面试无疑是其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同学们跳出学生思维的框架,展示自己的职业优势。谈及面试经历,魏则锦对安克的业务二面印象尤为深刻。他发现,面试官不仅考察行业理解和技术能力,还提出真实场景问题,如面对中美贸易战下关税调整的应对策略,要求应聘人员结合业务痛点提出解决方案。他通过将生产基地转移至东南亚的建议,展现了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洞察,获得了面试官的青睐。在面对“新兴跨境平台对亚马逊的影响”这一棘手问题时,他通过与面试官的互动交流,逐步理清思路,深刻体会到“面试最重要的不是对于问题能输出多少知识点,而是双方交流之间,能够把储备的知识转化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对行业风向的快速更迭,他向大家慷慨分享自己的经验:通过订阅行业相关公众号,时时关注研究部公司财报,能够帮助他较为精准地洞察行业发展趋势。
谈及竞争力构建,商务分析专业培养的SQL、Python、Tableau等技能,成为他求职的核心工具。他强调,工具的价值在于与业务结合。在滴滴的实习中,他运用数据模型优化资源分配,这种“数据支持决策”的能力正是互联网企业所看重的。他建议师弟师妹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课堂学习仅是入门,需通过实践探索工具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场景,提高技能运用的熟练程度。与此同时,他也强调思维的重要性。“工具都是死的,可以能够通过短时间学习获得。我觉得用人单位更看重你如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但是如何提升你思考问题的思维,这可能需要长期的努力。”
校园淬炼,成长蜕变
回顾校园生活,除了专业能力,魏则锦的学生工作经历同样为其增色。他曾担任过班长、年级干部、党支部副书记,同时还积极参与了校社团管理部宣传中心、院志协秘书部等部门的学生工作。
这些经历淬炼了他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责任感。谈到,对于应试者来说,尤其在面试国企和互联网企业时,学生干部经历是展现领导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背书。他认为,校园经历虽非硬性技能,但能塑造立体化的个人形象,“这些校园经历虽然不是特别大的加分项,但是当你与其他候选人相比,并且能力水平接近时,这些经历还是能够让面试官更容易记住你或认可你。”
剑指远方,无问征程
回顾大学时光,魏则锦希望同学们能珍惜每一个当下,找到自己的方向。他寄语师弟师妹们:“大学不是终点,而是你人生无限可能的起点。”在学习生活中,他鼓励大家能够积极提升自我驱动力,主动地寻找一些成长空间。“我希望你们能够敢于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做自己曾经觉得自己不行的事情,能够去尝试不一样的东西。”同时他希望大家保持一颗好奇心,“因为整个世界变化得很快,包括现在整体的节奏变化也非常迅速,我觉得只有保持好奇心,才能够去不断探索。然后探索之外能不断地去学习,从而提升自己。”
在迷茫中锚定方向,于实践中淬炼成钢。期待魏则锦在更广阔的职场舞台上,怀揣热忱、无畏前行,不断创造佳绩,续写更多精彩篇章。也愿每位同学都能从他的故事中汲取力量,让大学真正成为开启无限可能的起点。
(审核人: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