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时有发生,网络犯罪屡见不鲜,加强学生反诈骗知识教育刻不容缓。为响应武汉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科普教育号召,11月6日至11月16日,我院2017级组织了全体学生举办“反电诈”知识学习活动。本次活动以年级各班为单位,完成了集中观看视频、班级公众号“反电诈”推文宣传、学生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学习任务。同学们踊跃参加,积极行动,提交了丰硕的学习成果。
工商1702班开展“反电炸”主题班会
工商1701班组织班级学生开展了有关金融业电信网络犯罪案件的学习。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这个时代,银行也同时面临着来自多方面不法分子违法操作的案件风险,如票据诈骗、电话诈骗、短信诈骗等,不法分子企图利用客户信息、银行的薄弱环节进行诈骗,此类案件在近几年呈高发状态。作为银行的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经办业务直接接触客户,提高自身的防诈骗能力尤为重要,既担负着避免银行的经济损失,又担当着告知客户风险点的义务。工商学生认真听讲,仔细总结,也警醒自己,在以后的业务经办中,让自己多一份细心,给客户多一份业务的交流和温馨提示,才能有效堵截不法分子的诈骗行为。
国贸1702班学生线上观看视频
国贸、人力、市营、电商等班级以寝室为单位采取线上和线上两种学习方式,积极开展了此次“反电诈”学习。围绕近年来电信诈骗作案手法翻新快、侵害范围广,网站、账户等往往设在国外、境外,身边不法分子利用电信诈骗骗取学校学生和家长的现生案例,对班级学生进行了宣传科普,希望逐步提高学生识别、防范的意识,进一步维护师生的切身利益,为构建和谐校园和维护社会的稳定做出新的贡献。通过学习,不少学生对电信网络诈骗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触。
滨湖六栋502寝室总结了大学生受害的原因并提出保持冷静心存警惕、增强防范心理才是第一要义:“由于我们大学生的日常工作与生活跟网络联系的十分紧密,因此,近期网络诈骗案件数据显示受骗者大部分为大学生。大学生诈骗案件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其反映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电信诈骗总是方法翻新花样百出,但实质上都是抓住了人们的微妙心理,或许受蝇头小利诱惑或许关心过切等等。因此,我们应该防患于未然学习防诈骗知识,无论如何,保持冷静心存警惕是第一要义。”
滨湖六栋506寝室同学表示看完后感到非常震惊:“原来一直觉得电信网络诈骗离我们学生非常遥远,但在疫情期间,因为要上网课,我们需要经常使用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坏人们就把魔爪伸向了我们,利用我们年少无知、警惕性差,骗我们或父母的钱财,同学们随时可能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天下无骗’是我们的愿望,但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坏人们的良心发现,希望大家都能练就一身本领,随时保持警惕,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农经1701班微信推文展示
此外,旅游1701班、国贸1702班、人力1701班、农经1701班等还利用班级微信公众号推送推文的方式引起同学们对于反诈骗的重视。从科普电信网络诈骗诈骗基础概念、犯罪手段、典型案例、预防措施等多种角度对班级学生进行科普,以此提高学生对电信网络犯罪的警惕和防风险意识。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信息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助长了某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电信进行犯罪的现实。学校象牙塔般的学习生活环境为我们构筑了一道防火墙,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个社会也存在黑暗面,危机因素也是时刻存在的。部分学生反电诈意识薄弱,安全防范知识不足,加之犯罪嫌疑人手段丰富且使用工具不断迭新,稍有不慎便落入骗子的陷阱。只有加强学生关于电信网络诈骗知识的基本教育,提高学生对电信网络犯罪的了解,才能提高学生的反电诈防范水平,降低上当受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