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何强)皓首求真,踵事增华。11月29日上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首届学科建设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在文泉楼报告厅隆重举行。邬义钧教授、余鑫炎教授、欧阳旭初教授、李晓丹教授、万后芬教授五位老先生荣获学院学科建设终身成就奖。这些老先生长期耕耘于工业经济、商业经济、农业经济等不同领域,术业有专攻,都是勤勉治学、立德树人的楷模。这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内首次举办终身成就奖颁奖活动。
来自五湖四海的校友代表,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王红玲,潜江市委书记吴祖云,南京审计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尹平,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执行院长胡必亮,五邑大学研究生学院党总支书记费明胜,中国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行长梅宁,深圳壹家仓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毛春生,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晓华,深圳咨询公司董事长昌智,山东中广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曹钦,北京星联芒果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光,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监事蒋刚,厦门中物投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松源,上海星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刘勇,广州崇正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汪百知等出席颁奖典礼并见证了自己老师的荣光时刻。活动奖金和经费由星联芒果等校友企业资助。
来自全国各地的兄弟院校代表,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王珏、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杨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余玉刚、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胡海波、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常务副院长魏航、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孟炎等出席颁奖典礼,共沐工商管理学院学科建设成就的荣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栾永玉,党委副书记陈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侯振发,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仁山,副校长邹进文,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兼党委统战部部长刘琳琳,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周巍等出席颁奖典礼。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工商管理学院全体教职工和学生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王华路主持。全球各地万余人线上线下收看颁奖典礼盛况。
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栾永玉发表致辞,栾永玉首先对五位老教授获此殊荣表示祝贺,对工商管理学院在学科建设上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他认为,“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转折性和特殊性意义的年份。在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里,工商管理学院开学校之先河,举办首届学科建设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既是对学科建设成就和经验的及时总结,也是树立典范、传承文化的重要契机,在全校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他强调,学科建设是高校改革发展的核心,是提高教学水平、增强科研实力、形成办学特色,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科技文化进步服务的重要手段,是一所大学办学层次、办学水平、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建校至今,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为龙头,学科建设成为学校的“立校工程”和强大推动力,带动学校整体事业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与历史突破。70多年来,工商管理学院的学科发展也始终与国家、学校的发展同向同行、共进共荣,不断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常务副院长魏航发表致辞,他表达了对五位获得终身成就奖的老教授、老前辈崇高的敬意。他认为,此次学科建设终身成就奖彰显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商学学科坚实的学科底蕴与深厚的历史积淀,也是对“双一流”建设方案中文化传承创新的有力回应。他认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后疫情”时代也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唯有深刻识变、主动应变、积极求变,充分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才能适应新时代商科教育的变革要求、开拓新时代商科教育的发展方向。他倡议,在座的商学教育的开拓者携手并进,发扬几位前辈的治学精神,继往开来,求真务实,共同打造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商学学科体系。
法国雷恩商学院国际学院院长Santiago Garcia Rodriguez通过视频庆祝颁奖典礼,并向几位教授表示祝贺。法国雷恩商学院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2010年以来就建立了合作关系,以促进两校间师生的国际流动和中法两国之间的学术交流。他表示,我们面临着全球的公共卫生危机,确保高质量的教育方案和高质量的学生体验,对教育领域和商学院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希望能与全球的伙伴院校共同分享这些经验并相互学习,希望两校的友谊将更加牢固,互利共赢的合作将会取得更大的成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钱学锋教授作学院发展报告,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工商管理学院是一所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学院、一所有强大实力的学院、一所特色鲜明的学院、一所有远大理想的学院。他表示,举办此次颁奖典礼既是梳理学院学科发展的根脉,也是对前人事业的继承。更是为了更好总结学院学科建设的成就与经验,凝聚师生校友各界力量,谋划新时代发展蓝图,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与一流人才培养,以早日实现“立足中南,面向世界,成为经法管融通的一流商学院”愿景。
忆峥嵘继往开来,展学科功业未竟。学科的创建与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学者的耕耘与积累,为弘扬学术精神,传承学院文化,感谢前辈们对工商管理学院学科建设付出的辛勤劳作,学院设立工商管理学院学科首届建设终身成就奖。院长钱学锋宣读表彰决定,万后芬、李晓丹、欧阳旭初、余鑫炎、邬义钧获此殊荣,校领导依次为获奖教授颁奖,全体嘉宾、师生、校友见证了神圣时刻。
躬耕不辍研营销之学
大爱无闻育英才辈出
万后芬教授
她坚守讲台40余载,经历了从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到大学教授的教学生涯,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她爱生如子,致力于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直到六十余岁,她仍坚持承担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三个层次的教学;她还常常为贫困生慷慨解囊,多次捐款捐物,还捐款设立了“励志奖学金”,这一切更是让学生们视她为心中的慈母;她是湖北省市场营销学会的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国高校市场营销学会四届副会长,并在学会中兼任教学研究委员会负责。她就是第一届全国教学名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万后芬教授。
万后芬教授是湖北武汉人,1944年1月生,1966年7月参加工作,1981年12月进入原湖北财经学院工作,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荣获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教育部首届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国内营销学和管理学界首位获奖者)。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市场营销博士生导师组组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副会长及教学委员会主任、中国市场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市场营销研究与教学,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零售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前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我国绿色产品市场的培育与管理研究”;“顾客价值主导的全面质量营销管理系统及评价模型研究”)、教育部项目一项、湖北省教育厅项目四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编著作16部。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市场营销学”、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价值营销概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市场营销学”的建设,曾先后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湖北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六项(其中一等奖四项)。
颁奖典礼上,万后芬教授说:“此时此刻,我用“感动”“感谢”“感恩”三个词来表达心中之感,感恩于党和政府,感谢于学校学院,感动于对前辈的关心与重视。在此,也寄语青年学子:永怀爱国之心、常怀感恩之心、以平常心面对人生、以责任心面对工作、以实诚心面对他人。”
作为万教授昔日的学生、现任五邑大学研究生学院党总支书记的费明胜先生说:“今天感到很荣幸与不安,万老师治学严谨、责任心强、善于开拓创新,是激励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万老师既是教师,也是慈祥的长者,给予学生生活上的关怀;祝福万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工商管理学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高校复兴甘当铺路石
勤勉治学教改天地宽
李晓丹教授
她是文革后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她是学校第一批被国家委派前往苏联留学的专家,回国后被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她是文革后学校评定的第一位女教授;她是中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第一任院长;她参与主编的《国有资产管理通论》是我国财经类院校该专业使用的第一本教科书;她就是博士生导师李晓丹教授。这每一个第一都凝聚着李晓丹教授的心血和汗水,是荣誉也是责任,是她对教书育人的热爱,是她一节节循循善诱的课堂,更是一个个不眠之夜的辛劳。
李晓丹教授,女,汉族,湖南洞口县人,1944年8月生,中共党员,1967年7月参加工作,1981年7月进入原湖北财经学院工作,1990年9月被国家教委派往前苏联留学。研究生学历,获硕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业经济系主任、工商管理学院院长、MBA教育中心主任、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校党委委员。同时兼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学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湖北省人民政府第四届咨询委员会特邀专家。李晓丹教授在经济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改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权和产权制度、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环境经济、政府规制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发表的学术论文共计60多篇,公开出版的专著、教材(包括电视讲座)共21本,申报并完成的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15项。获得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荣誉,主编的教材《国有资产管理与经营》,荣获教育部二等奖;申报并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研究》荣获湖北发展研究二等奖;参与主编的《国有资产管理通论》荣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指导的博士和硕士论文都曾获得省级优秀论文奖励。
颁奖典礼上,李晓丹教授说:“学科建设与发展犹如一场接力赛,需要一代又一代学者的坚持与不断的付出,向老一辈学者致敬,永远缅怀他们,他们的精神成为我们永远继续前行与努力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此,倡导大家向老一辈致敬,向‘双一流’吹响进军令,吹响继续发愤图强的动员令。我们要以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为指导,在学科建设上下大力气,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上下大功夫。”
中国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行长梅宁说:“学院学科的发展史大时代变迁的一个缩影,老先生们是这个时代中的一个背影,‘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晓丹先生行事风格果决简单,教导学生学术科研没有人情与门派,只有一心为学所学,为社会、国家做出贡献。先生深刻的思想、高尚的人格、家国的情怀,都在治学、做人、育人中润物无声。”
致力农本精神之弘扬
培养善治“三农”之人才
欧阳旭初教授
他孜孜不倦,在中国“三农”问题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道路上耕耘了四十余载;他开拓创新,为我校农业经济学科改革和发展注入了崭新思维。踏遍五湖四海,历经世间沉浮,嘉名声振寰宇,桃李满遍天下,他就是欧阳旭初先生——一个被载入中南大农业经济学科发展史的响亮嘉名。
欧阳旭初教授,汉族,湖南宁远人,1939年10月生,中共党员,1957年考入中南财经学院,1961年9月毕业留校工作。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荣获“全国财政系统优秀教师”称号。
曾任原湖北财经学院农业经济系农业经济教研室主任,原中南财经大学农业经济系主任兼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农业经济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原中南财经大学教代会主任委员,中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离退休党总支副书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老年人协会副会长。还曾被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特邀为研究员,财政部学位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一、二、三届咨询委员,中国农村财政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农业经济学会、林业经济学会、畜牧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农财研究会副会长等。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财政部等委托课题 10 余项,主编的《农业经济学》教材为财政部规划教材,获财政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农村改革困境与出路选择》获湖北省科协一等奖。《农业经济专业改革的构想与实践》获湖北省教委颁发的二等奖等。
颁奖典礼上,北京师范大学胡必亮教授代欧阳旭初教授发言道:“作为一个已经退休二十年的耄耋老人,对于受到奖项感到非常高兴与荣幸,盛名难负,心怀忐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而我的长征路,就是在农业经济这个领域一直耕耘,关注农业农村振兴与发展,虽然我的研究还有许多的遗憾没有完成,但我愿为农业发展贡献毕生精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池波先生说:“作为欧阳老师的开门弟子,老师的家国情怀、学者风范、三农情节深深感染着我。欧阳教授为人师表,作为农业经济的奠基者、开拓者,他呕心沥血,是一位享有盛誉的农经学者。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对农经学子的关爱、对三农事业的热爱,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做事的格局、做学问的魅力。”
勤勉治学促商经发展
春风化雨润桃李满园
余鑫炎教授
他一生专注于贸易经济学和中国商业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成就斐然,获得多项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完善和补充了当时中国商业经济领域的相关理论,是中国1990年代中国百名商业经济专家;他潜心教学50年,桃李满天下,曾经授业的学子们都已成长为国之栋梁;他几十年如一日,用行动贯彻着学无止境、诚信为本的人生信条。他就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余鑫炎。
余鑫炎教授,汉族,湖北应城人,1936年9月生,无党派人士,1958年7月进入原中南财经学院工作。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曾任原中南财经大学贸易经济教研室主任,兼任湖北省武汉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学校商业经济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湖北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湖北省商业史学会会长,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长期从事商业经济(贸易经济)学和中国商业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经济研究》、《商业经济研究》、《学习与实践》、《理论月刊》、《决策与信息》、《江汉论坛》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过国家、省部级课题,主编或参与编写教材8部、工具书5部、专著3部。
颁奖典礼上,余鑫炎教授说:“我的学生,是我最大的骄傲。我那么多的成就,离不开我的学生,学生们更是取得了更大的成就。工商管理学院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诸多成就,希望未来学科的发展能够培养更多的人才,为国家建设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余鑫炎教授的学生、现任深圳壹家仓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毛春生先生说:“余鑫炎先生的善良体现了老一代知识分子的美德。他多年来关注品牌建设和名牌经济,他对企业做大和做强的辩证关系,在我二十多年的工作中获益匪浅。先生的厚道、淡泊名利、善良影响着一位又一位学子。祝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双一流学科建设方面更上一层楼,祝福工商管理学院早日成为世界一流商学院。”
凝心悉力工经发展
峥嵘传扬中原精神
邬义钧教授
他从小家境贫寒,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发愤图强,成为我国经济学界一代知名学者;他无私奉献甘为人梯,坚守讲台43年,帮助无数莘莘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他积极探索中国工业经济学,不断推陈出新,为我国工业经济学理论与实践作出重大贡献。他就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邬义钧。
邬义钧教授,汉族,中共党员,湖北武汉人,1931年10月生,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1950年10月参加工作,进入原中原大学任教。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曾任中南财经学院(原中南财经大学)工厂管理系副主任、工业经济系副主任等职务,兼任中国工业经济学理事,以经济学名人身份入选《湖北省社会科学界名人——第二卷》,以著名经济学家身份入卷荆楚学术名家《星汉灿烂》。2018年,入选《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知名学者学术概览》。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从事经济学科教学和科学研究,为创建和拓展我国工业经济效益学、工业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学科领域作出了卓著的贡献。著有《行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工业经济管理概论》、《现代工业经济管理》、《产业经济学》等专著和教材。所著《行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是国内最早研究行业管理问题的专著,人民日报1988年5月30日书评,称该著为行业管理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为行业的划分提供了新依据。
颁奖典礼上,邬义钧教授发言道:“我是作为一名90岁高龄的人,感谢学校学院在这个时刻能够记得我,感谢党和社会的培养,我为工商管理学院的学科发展感到自信和自豪。祝愿学校发展蒸蒸日上,我也对教育工作表示全力的支持。”
作为邬教授的学生,南京审计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尹平先生说:“老师的获奖是实至名归、名垂众望、名副其实,为我们树立了一座令人羡慕的丰碑。师从邬老师,是我一生中莫大的荣幸。先生的大师情怀、学者风范感染着我们。先生认真、率真、较真,教导学生老实做人、认真做事、认真做学问,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从战争走向胜利,从黄河走到长江,人民的大学······在党的光辉下,建设幸福的祖国,我们要走向,人民需要的地方。”颁奖典礼在嘹亮的校歌中结束。
据悉,工商管理学院终身成就奖为表彰在学科建设中的开拓者、奠基者,每五年评选表彰一次。首届学科建设终身成就奖系列活动还包括商学院院长论坛、战略咨询委员会会议、文泉法商大讲堂、校友导航等活动。
此次颁奖典礼还受到中国新闻网、长江云、《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等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媒体报道: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位教授获学科建设终身成就奖,中新网
2、年龄之和过400岁!5位老教授获得这所学院颁发的终身成就奖,《湖北日报》
hbrbshare.hubeidaily.net/hbshare/news/detail_index.html?contentType=5&contentId=759761&cId=0
3、奖励5位“大先生”每人10万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设学科建设终身成就奖,长江云
m.hbtv.com.cn/p/1907978.html
4、退休已多年功劳有人惦中南大一学院给退休教授颁终身成就奖 五人各获10万元奖励,《楚天都市报》
5、中南大五位退休老教授获终身成就奖,各获10万元奖励,《楚天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