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子风采

国贸(实验)2001班读书分享会顺利举办

发布者:马晴发布时间:2021-03-23浏览次数:300

    (通讯员 赵坤宇)为了推动读书心得的分享,促进思想的交流。321日,工商管理学院国贸(实验)2001班第五次读书会顺利开展。

班级同学于下午两点在文泽楼107集合,本次读书会由李敬子老师主持。

      为了能够尽快和同学们熟悉起来,方便互相沟通交流,李敬子老师首先进行了自我介绍,李敬子老师非常注重做事的效率和生活中的反思复盘,因此师生彼此熟悉后紧接着开始了本次读书会分享。

本次读书会采取先由同学分享再由老师总结、点评、分享的流程。首先由王俪颖和陈艳玲同学分享《西方哲学史》的读书感想。

      王俪颖同学就罗素所著的《西方哲学史》一书展示了自己的感想,她先大体归纳了外界对于此书的一些批判说法,然后发表了自己对于本书的一些评价,最后王俪颖详细介绍了柏拉图式爱情这一理性主义思想。

陈艳玲同学认识到应该理性客观看待每种不同的道德观念,要有尼采所说的那种“重估一切价值“的概念”

而对于《中国哲学史》这本书,吴佳颖、周宇欣和胡美佳同学分别做出了自己的读书分享。

      吴佳颖同学认为中国哲学包罗万象,是中国文化史上灿烂的一笔眼中的中国哲学是历史悠久且历久弥新的,各学派在互相切磋融合中不断构筑完善自身体系,对今天中华文化与中国人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国不同于西方哲学,与宗教的联系并不密切,且中国哲学书籍是富有内涵富暗示的,最后吴佳颖同学提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同时也要不断地去追逐哲人书中所提及的道德境界。

周宇欣同学认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是由于这些言论、文章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传统,每个人都要学哲学,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那样。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所以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非职业哲学家也就不必有正式的哲学著作,因此在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

      胡美佳同学在阅读这两本书的过程,找到了她之前对于中西方哲学一直存在的两个疑惑点:一个是并非西方哲学家更注重数学研究,这与哲学派别有关;二是“逻辑学”研究的范畴并不包含中国传统哲学中常见的“辩证逻辑”。

在同学们分享后,李敬子老师进行了总结点评:“每个人的讲的内容都是不同的,我们要做的是想想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有思维的碰撞才能擦出新的火花,有反思总结才能有所进步,只有我们能够用心做好每一次分享展示,才能厚积薄发,最终打磨出属于自己的成熟的逻辑和风格。” 李敬子老师还举了《暴风眼》的例子,让我们学会作假设,学会思考,接着又讲解了经济学中的示例供大家学习,最后李敬子老师介绍了“先读书,后反思复盘,最后隔一段时间再读再思考总结”的读书方法。

      至此,国贸(实验)2001班的第五次读书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