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班导师辅导员齐挂专家号 工商学院圆桌研讨心理育人

发布者:何强发布时间:2021-06-01浏览次数:368

    (通讯员  何强)“当我遇到学生情绪不高涨的时候,我该怎么帮助他?”“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我应该怎么从心理的角度与他共同战胜困难?” “班导师和辅导员应该如何协同帮助学生?”······“今天的交流太及时了,让我拿到了精准的药方!”

    5月28日上午,工商管理学院班导师辅导员协同心理育人圆桌研讨在文波楼智慧教室召开,30余名班导师、辅导员围绕心理育人工作开展研讨,问计专家。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副主任杨子云、咨询师何红娟两位专家为大家剖析案例、把脉献计。研讨会由工商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李芳主持。

 

    “工商管理学院历来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年来,学院在校心理中心的指导下通过‘建设一支队伍、开展一批活动、借助一个平台、把握一个重点’,让树扎根生长,打造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辅导服务、预防干预、心理文化’五维一体的心理育人生态系统。”李芳副书记首先介绍了学院心理育人工作基本情况,并通过一组组数据向大家阐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班导师和辅导员作为我们学生工作的育人主体,可以说是学生最信赖、最亲近的老师。今天我们召开圆桌研讨,将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案例拿出来探讨,并请两位专家问诊把脉,提升班导师辅导员协同心理育人能力。”



                       

  

      辅导员刘筱佳、何强、刘念、刘铮、杨思琦分别带来五个案例,抛砖引玉,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抛向专家们,请专家为辅导员、班导师支招。问题涵盖“大一学生的专业适应与人际关系”“专业分流后大二心理困难学生的持续关注陪伴”“大三学生的宿舍关系与生涯规划”“大四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与心理危机”等多方面的内容。班导师围绕这些案例连环追问,将自己与学生交流中的典型问题和现实场景搬到圆桌讨论。


     


      面对这一个个案例和一个个问题,杨子云副主任在剖析案例的基础上向老师们普及了班导师辅导员会谈的方法、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家校沟通技巧等知识。何红娟老师作为工商管理学院的对接老师,她将日常工作中的大学生心理状态的普遍情况和特点向老师们做了介绍,并将每一个案例进行一一对策。



                     


      圆桌研讨持续将近三个小时,班导师和专家们纷纷为此次活动点赞。“此次研讨解答了我多年班导师工作中的遇到的困惑和疑虑,也让我知道如何与学生相处,如何用心陪伴学生。心理育人工作也是我们班导师工作的职责之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还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此次活动也让我们知道了班导师如何与辅导员协同心理育人。”

 

               

     据悉,这是工商管理学院第十八届心理文化活动节的特色系列活动之一,是学院第十八期辅导员微课堂暨“我为学生办实事”系列活动之一,是学院实施“三全育人”“五个思政”专项试点建设的创新举措之一,也是学院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举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