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季第14周(5.22-5.28)学术讲座预告
发布者:朱汉彬发布时间:2022-05-24浏览次数:222
余清鸿总监简介 |
余清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5届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任职中国电建地产华中区域项目营销总监。 |
行业变革背景下的求职技巧与职场适应
1. 硕士研究生求职面试的经验与技巧分享; 2. 行业变革背景下的职业规划与职场适应。 |
李应芳教授简介 |
李应芳教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博士),现为莫纳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杰出教授;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曾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商学院教授、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其研究方向为亚洲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性别研究、多样化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和创新、外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及华人移民就业等问题。现已出版个人专著3部,《HRM, Work and Employment in China》(Routledge, 2005)、《Competition,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in China》 (Palgrave Macmillan, 2008)以及《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China: New Trends and Practices》(Routledge, 2012);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以及学术书籍章节70余篇,多篇收录于顶级学术期刊《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Human Relations》、《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以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等。李应芳教授获2011年莫纳什大学工商管理及经济学院的“院长卓越研究奖”并曾两次被提名英国政府赞助的全国性奖项――亚洲女性成就奖,并于2006年成为该奖的最终候选人之一。李应芳教授现任《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Gender, Work, and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and 《Asian Business and Management》;《Gender i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等高级学术刊物的副主编; 以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Asia Pacific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的联合主编。 |
后疫情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基于数字技术的人本管理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的大流行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重大挑战。以人为本的管理是应对这些重大挑战的关键的人力资源管理尝试 。这种管理范式旨在通过将人及其工作置于经济和社会政策及商业实践的中心来加强社会契约。“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有望推动当前和未来几代人的增长、公平和可持续性;这也符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所概述的社会目标,这些目标预计将在2030年实现。本次讲座将讨论什么是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数字技术的作用,以及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福祉。一个享有高水平福祉的劳动力是一个弹性的,可能以可持续的方式更有生产力,这反过来将有助于一个弹性和可持续的业务。 |
张少军教授简介 |
张少军,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价值链、省际贸易。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1项。出版专著2本。在《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中国工业经济》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所发论文多次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连续三次获得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连续两次获得“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 |
中国的产城升级:交融全球价值链和全球城市网络
全球价值链和全球城市网络的“交集”——先进生产者服务业,是发展中国家统筹产业升级和城市升级的关键“抓手”。本文首先论证了产业升级和城市升级,借助先进生产者服务业互相推动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指出构建国内价值链和国内城市网络,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先进生产者服务业的可行路径。其次,通过厘定加入全球价值链和全球城市网络的利弊,以及国内经济的发展基础和结构困境,探讨了中国构建国内价值链和国内城市网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再次,从先进生产者服务业的联系范围、政府目标的实施方式、制造中心与服务中心的匹配、城市首位度、全球城市区域和地方政府的分权式治理等六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中国构建国内价值链和国内城市网络的相关因素。最后,本文指出只有将经济发展视角——工业化和城市化,转换为战略赶超视角——产业升级和城市升级,通过将竞争范式从环节对链条转变为链条对链条,从节点对网络转变为网络对网络,才可能实现中国产城的协同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