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校友工作  校友风采

校友专访|我院2008级校友黎金荣:价值创造,奋斗不息

发布者:梁昌栋发布时间:2023-07-03浏览次数:11

黎金荣校友工作照

  黎金荣,1989年生,中共党员,毕业于我院2008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现任国药集团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总部第四党支部书记,党委组织部部长、人力资源中心总监,兼任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多家附属子公司董事、监事,广东药科大学校外就业创业导师等,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会员,曾在Asian Pacific Business Review(SSCI)、《心理学报》、《管理学报》、《商业经济与管理》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

  受学院姚春平老师的盛情邀请,需要写一写大学期间以及工作之后的心得体会。由于工作繁忙,耽搁了几个月,甚是过意不去。从与中南大结缘至今正好是十五年。回顾十五年前,一路走来,我在中南大学开启了难忘而充实的大学时光,毕业后到了中山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参加工作至今一直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致力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者、研究者。感恩母校和老师给予专业知识的传授,让我在社会上有了立足之本,能够为国家为社会为企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在此过程中,有些印象深刻的足迹、思想感悟与各位校友分享。

  一、青春岁月里的感人事迹

  1.暖心的报到

  记得收到中南大的录取通知书那一刻,激动的心情尤为深刻,这标志着我可以迈入国家重点财经类大学读书了。那时候还没有高铁,T字开头的火车算是从广州到武汉比较快的列车,也是我北上武汉开启求学之路的交通工具。我第一次坐了将近12个小时的火车,到了武昌火车站,一切都是陌生而新鲜,转乘583路公交车终于到了中南大。记得报到那天,家里通过银行转账的住宿费还没有到账,这意味着我可能办不了入住手续,顿时心里比较慌,幸好遇到学院负责迎新工作的汪梅芳老师、曾洁老师,她们非常耐心为我协调了手续相关事宜,还安排了学生志愿者为我办理入住提供了指引。这些细节让我感受到了学院的温暖,让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学生多了几分从容。

  2.专业的引领

  我们当时的专业分为两个班,在工商管理学院中属于人数较多的专业。在2008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还需处于初步发展时期。在大学求学阶段,有幸遇到了赵琛徽老师、王淑红老师、韩翼老师、郑耀州老师等高水平专家学者给我们授课,从基础入门到专业前沿,从理论体系到管理方法,他们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研究热情、对专业问题的洞察见解、对学术的严谨作风深受我们敬佩。感谢我的专业引路的老师们,也是因为有诸多良师引导,我逐步坚定了未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信心,珍惜大学课堂里的每一节课,抓住每一次实践锻炼的机会,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水平,因为专业的力量,让我在职业选择上少了一些迷茫,在人生前进道路上多了一份执着。

  3.上进的氛围

  我来了中南大后发现,中南大优秀的学子很多,学习氛围很浓厚,一到学习期期末,大家都到图书馆提前订好位置,一坐就是一天,早上晚上都看到有同学在一楼或外边走廊里诵读。那时候,我们也是约上三五好友,一起上课、下课、自习,一天过得非常充实。除了班级同学外,通过院学生会、校学生会等组织,认识了学院其他专业的同学、其他学院的同学,一起参加联想营销策划大赛、大学生挑战杯等,在收获了获奖的成果喜悦的同时也收获了友谊。他们提前做好计划、总结思考的方法、广览群书对知识的渴望让我受益匪浅。感谢一起求学的同学们,因为他们,我在成长路上有了榜样,在进步中看到自己的差距,让我时刻保持一种上进心。同学友谊之情成为我人生中珍贵的财富。

  二、职场工作中的价值创造

  1.要有家国情怀的思想状态

  我工作多年后发现,专业是自身在社会上创造价值的基础。无论是继续从事学校所学专业还是中途“转行”,发展得比较好的同事基本上是在该领域做得比较出色的。在2008年我开始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也听说过一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累、工资低、没有技术含量”等评论,但实践证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也是一门大有可为的职业。所谓“360行,行行出状元”,不在乎干什么工作,而是干的工作能够给国家、给社会带来什么价值。只要有价值的工作,只要把工作干到极致,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与认可,这也是我们每一位企业管理工作者应该秉承的初心。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我们需要一份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思考自己的工作如何干得更加出色、更有价值。只要心中有理想,脚下才有力量,从点滴做起,从问题出发,切忌投机取巧、急功近利,通过挑战、困难的磨砺让自己逐渐成熟起来,让专业的力量转化为自己前进道路的优势,胜利的彼岸将会顺其自然出现。

  2.要有正视自己的修炼心态

  工作是人生的一场修炼。在工作中,可能遇到复杂的人际关系,可能遇到比自己能力更强的同事,可能在工作中受到挫折等等,这些问题都在考验着我们,这时候,更加冷静思考如何解决,而不是“躺平”或是抱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生需要有肯定和否定才能得以平衡。曾国藩在《静中细思》谈到“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我们不聚焦一时的成败得失,可以在每一次项目结束后好好总结复盘,反思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够,把好的一方面加以巩固,把自己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加以改进,持之以恒将会遇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另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保持开放的心态,身边有很多优秀领导、同事有很多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不妨多向他们交流,让自己职场中多一些前进的动力源泉。

  3.要有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作为一名专业技术工作者,工作不仅仅是赖以谋生的需要,更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把工作看成是一份奋斗终生的事业,那么我们将会发自内心地倾注更多的热爱到自己的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涌现更多的创造力,产生更多让组织、员工受益的价值。对于同一项工作,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而受组织重视的往往是那些积极主动,遇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人。把工作看成历练自己的机会,把企业看成共赢发展的平台,才有机会实现个人与组织相互成就。我国著名的人力资源管理学者彭剑锋认为,管理就是实践,实践是我们最伟大的老师,这与学院费显政老师当年在我们《市场营销》选修课结课时说的“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不谋而合。管理实践是变化发展的,我们从事工商管理类的工作,当以奋斗姿态投身于实践,在实践中汲取奋进新力量,在实践中探寻管理学之真谛,这正是我们管理学人、管理实践者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管理类人才成长成才必由之路。

  三、未来路上的祝福寄语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对学校学弟学妹们,衷心希望你们能够在大学中充分认识自己,找到真实自我,认清适合自己的目标,锲而不舍,风雨无阻,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不负时代,不负年华,在价值创造的奋斗之路上绽放绚丽之花。祝愿你们学有所成,前程似锦,皆得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