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吴思怡 张阳敏)为了解智旅游背景下革命老区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现状,7月20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商志协承毅小分队”着眼四川巴中通江县,走进川陕革命根据地,通过调研采访,领悟红色元素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之道。
通江诺水走红军,文庙旧址留赤心。实践队员们的第一站,来到了位于通城县文庙街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挥师入川后迅速解放了通江县城,将指挥总部驻扎于通江文庙。在驻屯期间,徐向前、陈昌浩等446位开国将帅在此统兵调将、运筹帷幄,指挥骁勇善战的红四方面军等武装力量开辟出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烈烈军旗飘扬在长征路上,飘荡在人民心间。时隔近百年的今天,实践队员走进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寻访红四方面军的革命史绩。
在院内静默伫立的,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元帅的铜像。实践队成员在军史成列馆前面对徐向前元帅雕像和党旗,紧握右拳,庄严诵念入党宣誓词,以表崇敬缅怀之意。纪念馆内,一张张白纸黑字的故人笔迹贴满墙上,一件件战时用品化成文物静置柜中,沉默但有力,无声传递出当年的热血情志。纪念馆展出、收藏川陕苏区和红四方面军文物、史料及图片等高达7800余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文献价值。其中的《巴山烽火》陈列,贯穿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的重要事件,借助文物、场景、标本、雕塑和声像多媒体等形式,还原部分历史场景,陈列文物辅以叙述,向实践队员们展示了红四方面军“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赤心战魂。
在参馆期间,文物陈列前的二维码引起了实践队员们的注意。据馆内工作人员介绍,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运用了“智慧场馆”和“虚拟实景”等科学技术,以二维码为媒介,帮助游客们深入了解文物历史,汲取红色养分。此外,纪念馆还通过在微信公众号上设立“智慧旅游”一栏,向游客提供虚拟展厅模拟功能和免费的语音讲解服务,实现红色资源智慧化。
传看红军当时影,留书但表今人情。实践队员在参观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后,纷纷于场馆专设的留言台慷慨言志。为了丰富游客们的参馆体验,强化爱国爱党的情怀教育,纪念馆在游览终点处提供留言台服务,便于游客们书写观后感言。“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在留言展示墙上,有孩童用稚嫩笔书写下红色赤情,有共产党员感慨挥墨表达热忱赤心,更有许许多多的普通百姓,留言致敬革命先烈,感念珍惜如今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红色江山永不褪色,红色基因长传世间。
青山处处埋忠骨,最是震撼在王坪。第二站实践队成员抵达红军烈士陵园,陵园始建于1934年,原名王坪红军烈士墓,是全国安葬红军烈士最多、规模最大、最早的大型红军烈士陵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于青山叠翠,松柏葱郁间,长眠着25048名红军烈士英灵,壮阔且震撼。成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面向着革命先烈们鞠躬默哀,表达深切哀思和崇高敬意。陵园内有“红军精神万岁”矗立于青山树丛之间,更有标语不忘鲜血洒王坪,何日归去得祭坟。革命传统勇为继,振兴中华慰英灵。它们像是告诫着每一位后来者,应缅怀这段悲壮的岁月,保护好这段历史并从中汲取精神的力量。
从烈士陵园出来,实践队成员内心依旧久久不能平复,“吃水不忘挖井人”,现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应居安思危,学习革命先烈们的不怕艰苦困难的险胜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传承红色精神,汲取科技力量。成员提前了解到,疫情期间“全景VR”应用帮助了数千名游客云祭英烈,如今也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前往当地,深切感受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感人故事。智慧旅游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据悉,王坪村已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乡村旅游景区,年旅游产值近2000万元,人均农民收入提升到10500元。有村民对此表示:“王坪越来越有名,老百姓的生活也越过越有滋味!”
千帆散尽,繁星依旧。巴中市跟随新时代步伐,将红色资源与智慧旅游有机结合,实现红旅质量化、文旅数智化发展,深化红色教育功能,使红军精神长存闪耀。相信未来巴中市在智慧红旅的引擎下,必能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