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3月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工商管理学院本科生2021级党支部组织全体师生第一时间通过网络、电视、新媒体等途径,认真收听收看全国两会盛况,关注两会动态,学习两会精神。
观看结束后,大家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师生们纷纷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发表感想、交流心得。大家既对国家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赞不绝口,又对祖国未来的美景充满希望。教师们纷纷表示,要立足本职工作,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学生们则表示,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和社会实践,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会精神,勤奋学习、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实现强国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GDP增长目标约5%,这一数字体现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既兼顾了经济复苏的现实需求,又为结构优化预留空间。例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等措施已初见成效,2025年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7.4%,制造业升级显著。新疆等地通过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基础设施“十张网”建设,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彰显了全国一盘棋的协调性展望未来,两会精神将继续引领全国上下以实干笃定前行,在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与民生改善中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篇章。民生议题仍是焦点,养老金标准提升、医保覆盖率超95%等举措切实增强了民众获得感。昭通小肉串产业从“路边摊”发展为百亿级品牌,通过标准化生产和政策扶持,带动千户农户增收,成为“小产业大民生”的生动实践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更应勇担使命,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潮中
——中共党员 杨一
在观看2025年全国两会后,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在国家治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的坚定步伐与清晰方向。今年的两会,科技创新成为两会的核心话题之一。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加快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新能源等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不仅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更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作为普通公民,我也感受到科技对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从智能家居到智慧城市,科技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2025年全国两会让我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新时代公民的责任与使命。我将继续关注国家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共预备党员 贺远宜
当人民大会堂的穹顶再次汇聚全国目光,作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生,我在屏幕前以更专业的视角触摸这场春天的盛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以制度型开放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表述,让我感受到专业学习与时代脉搏的同频共振。今年两会释放的开放信号格外清晰。从“自贸试验区3.0版”升级路径到数字贸易国际规则对接方案,从“一带一路”绿色供应链建设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扩围,这些政策蓝图中处处可见贸易经济理论的实践注脚。当听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已带动中西部外贸增速连续18个月领跑全国时,课堂上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型突然变得具象——这不是抽象的数据曲线,而是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涌动的经济活力。站在专业学习的坐标系里,这场盛会不仅是政策风向标,更是青年学子的成长指南。当世界进入“链时代”,我们当以更开放的胸襟拥抱变革,用扎实的学术积淀回应时代叩问,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征程中书写属于青年经贸人的答卷。
——入党积极分子 罗舒奕
时间年轮刻录历史荣光,时代方位标注崭新未来。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工商管理学院学子共同学习会议精神,展望开创未来新局面,具有非凡的意义。从党的二十大到全国两会,团结之力更加凝聚,奋进之姿更加昂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沿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奔向未来。迎着春风,奋跃而上。让我们踏上新征程,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