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诗彤)为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加强党性教育,进一步激发发展对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25年4月12日到13日,工商管理学院本科生2022级党支部发展对象在文瀚楼会议室分批次开展“红色剧本杀”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红色剧本《兵临城下》与《奉天1928》,以“时空穿越”的特殊形式重温烽火岁月,在角色扮演中感悟中共党员的初心使命。
1928年奉天,日军侵华野心膨胀,局势动荡。大帅携妹登上奉天至南京列车,各阵营人物同行,列车在行驶途中突发命案,每个人物都背负着各自的秘密与使命,一场关乎国家命运与个人恩怨的阴谋逐渐浮出水面。
“这次最让我感触至深的是每个人物在民族大义与个人利益间的艰难抉择。”蔡婧尧真挚地表达自己的感想,“原本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生活,但每一个角色都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为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未来,舍弃了个人的荣华富贵与爱恨情仇。这场剧本杀让我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感受到先辈们的伟大精神。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这是无数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更加珍惜。”
抗战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无数个体在至暗时刻的艰难抉择。兰欣杰也表示:“我在《奉天1928》中扮演的角色是董晴,跟随角色我踏入了1928年风雨飘摇的奉天。我被家人庇护,对乱世残酷认知模糊,但身边人坚守底线、忠心护国、舍生取义,他们让我懂得,国难当头,无人能置身事外。这场剧本杀让我深切体会到先辈抵御外敌的爱国热忱,如今身处和平年代,我辈更应铭记历史,心怀家国。”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后,日军兵临城下,县内守军弹尽粮绝,城内百姓人心惶惶,全县头面人物在福满楼宴会中决定命运,展现了民族危亡时刻的抉择与牺牲。
壮士以身许国,英雄浩气长存。尹梓豪同学认为:“本次剧本杀仿佛让我重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日军一次次兵临城下,先烈一次次寸土不让,都让我深深体会到了那个年代先辈们抗战到底的决心。更让我明白了今日生活的安定幸福都离不开这些守家卫国的英雄烈士。体验完整个剧本后,我愿追随先辈之志,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在民族危亡时刻,普通人的牺牲与抉择被深刻展现,孤城的选择,是对民族气节的终极诠释。傅生桥同学表示:“这次红色剧本杀活动中,我反串了一个男性角色:张烈,他本只想做一个普通人和爱的人相守一生。但面对乱世,他不得不为了身边的人挺身而出,保护他们保护国家,为了国为了家,他可以牺牲一切。这场沉浸之旅,终让我们懂得:历史从非既定的答案,而是每一代人在绝境中挣扎求索的永恒命题。”
“在国家大义与个人安危的选择面前,究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想没有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范芳铭提出“抗战就会有牺牲,但我们不能因为惧怕牺牲就甘愿放弃,只有奋起反抗才有获胜的可能。舍小家为大家,当众人做出抗战的决定,我也终于理解了当年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舍生忘死的勇气与担当。这次体验不仅是一场剧本杀,更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让我明白如今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更应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迪丽努尔·阿布拉对这次剧本杀体验感想满满:“参加党支部的《兵临城下》剧本杀让我深受触动,历史书上的‘抗日胜利’,背后是无数个普通人的不退不让。我也意识到,今天的万家灯火,是当年千万个破碎家庭用生命换来的馈赠。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站在先辈们用生命守护的土地上,应该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应该向前辈学习,为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此次“红色剧本杀”主题实践活动,以青春之名对话百年党史。参与者穿越时空与革命先辈共情,在角色演绎中体悟党的信仰,搭建起沉浸式党性淬炼平台,激发青年党员“强国有我”的担当。同学们赓续红色血脉,以更坚定的步伐投身为人民服务的事业,在时代坐标上给出无愧先辈的回答,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