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学院于五月举办了第二十二届“5·25”大学生心理文化活动节暨新商科师生成长共同体心理工作坊,旨在聚焦大学生心理健康,激发内在积极心理能量,共筑校园心理成长防线。本届活动以“心启未来·共育成长”为主题,以“自我关怀”为主题,设置辅导员、班导师(研究生导师)协同心理育人圆桌论坛及六大主题心理工作坊,打造沉浸式互动场域,为学生搭建“知行共生”的心理成长枢纽。
其中,辅导员、班导师(研究生导师)协同心理育人圆桌论坛暨“研心术”新商科师生共促学习成长共同体心理工作坊于5月16日上午圆满开展。此次活动以“自我关怀”为探讨主题,旨在通过本研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圆桌探讨,共同提升学院心理育人实效。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医院副院长刘晓玲、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副主任杨子云、工商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朱艳平、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专职教师何红娟、医院党政办副主任黄涛、医院副主任医师王瑶瑶等专家与30余名班导师、研究生导师、辅导员面对面圆桌论坛,进行案例研讨和研究交流。本次活动由工商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尼加提·艾买提主持。
活动伊始,尼加提·艾买提副书记首先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工商管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现状。尼加提书记强调,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体系化、多样化的系统生态构建,不断健全心理健康工作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推动学院心理健康工作发展。
随后,本研辅导员分享了三个在学业、人际及未来规划中因缺乏自我关怀而陷入焦虑的典型案例。与会嘉宾围绕“学生缺乏自我关怀”这一主题展开了案例讨论。杨子云主任,何红娟老师等专家从专业角度对论坛案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心理危机援助方案。
在论坛的交流环节,与会班导师、研究生导师围绕“学生自我关怀能力提升路径”展开发言,通过理论剖析与实践案例碰撞形成共识,提出加强心理韧性训练、优化朋辈支持机制、融入正念教育等实践建议,提升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内在价值认同,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学院也将继续通过建立体系化、个性化的心理支持服务,助力学生加强心理调节,实现自我关怀。
健康素养是学生发展的基石。为了更好地为学校师生提供医疗服务和健康指导,校医院启动“健康导师”创新试点,筑牢师生健康防线。学院非常荣幸地聘请到王瑶瑶医生作为学院的“健康导师”,并举行了聘任授牌仪式。王瑶瑶医生表示,将依托线上线下双渠道,为师生提供健康咨询、疾病预防及早期干预服务,并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助力师生树立科学健康观念。
最后,刘晓玲副院长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发言。她高度赞扬了此次活动,并肯定了学院全体领导老师对于心理工作的辛勤付出,表示校医院将与学院深化合作,关注学生学习、身体及心理的困惑问题,共同构建“健康育人”长效机制。
本次“研心术”师生成长共同体心理工作坊的圆满举行,通过师生沟通平台的构建,有力推动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未来,工商管理学院将持续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整合资源、凝练品牌,扎实推进“新商科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以高质量心理育人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