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研博培养  学生风采

访村企探振兴密码 走老街传红色基因: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美育实践团次日实践纪实

发布者:徐一菱发布时间:2025-07-13浏览次数:10

7月7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楚韵红潮,美润红安”研究生美育实践团在红安开启第二日实践征程。继首日在黄麻起义纪念馆、鄂豫皖苏区革命纪念园及董必武纪念馆开展学习后,实践团次日聚焦红色研修和实地调研,深入铁山村茶园与七里坪长胜街,在田野阡陌与历史街巷间探寻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铁山印记:将军故里的“红绿融合”实践

午后的铁山村云雾缭绕,实践团首先与铁山村村干部深入访谈,了解铁山村的红色文化。村干部以徐绍华将军的革命事迹为引,勾勒出这座红色村庄的精神坐标:“徐将军‘朴诚勇毅’的家风,至今影响着村民们干事创业的劲头。”交流中,村干部详细说明了村集体茶园作为支柱产业,在带动村民就业、增加集体收入方面发挥的作用,也坦诚提出了当前在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上面临的实际困难。

带着对“红色资源如何转化为发展动能”的思考,实践团走进徐绍华将军故居。故居内保存着将军生前使用过的物品和珍贵照片。团队成员通过实物和村干部的讲解,深入了解将军的革命经历。随后,实践团参观村集体茶园,团队成员直观感受了产业发展对村民生计和乡村面貌的影响。

访谈铁山村村干部

参观徐绍华故居

参观铁山村茶园

长胜回响:石板街上的“沉浸式”红色研修

下午,实践团踏足七里坪长胜街。六百米斑驳石板路,宛若一条流淌着鄂豫皖苏区峥嵘岁月的时光之河。这条保存完好的革命历史街区,分布着七里坪工会旧址、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旧址、列宁市经济公社、红四方面军纪念馆、等多处重要革命遗址。

参观长胜街

每一处旧址都是一部立体的教科书。团队成员逐一参观,认真观察旧址内的历史遗存:工会旧址的标语和长凳、银行旧址的账本和货币印刷工具、经济公社的计量器具、纪念馆内的军旗和文献、陈列馆中的个人物品等。这些实物史料,无声地展示着革命先辈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建立政权、发展经济、服务军民的奋斗历程。

实践团在长胜街合影

结合参观内容,实践团于此实地录制“商科青年·数字红韵”主题微党课。镜头聚焦青石板、旧门楣与革命遗存,青年学子立于先辈奋斗之地,将凝固的历史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精神叙事。团队成员选择在革命旧址前,结合所见所思,讲述苏区经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力求让历史故事更具现场感和感染力。

微党课录制

复盘思辨:薪火相传启新程

晚间,实践团召开复盘会议,大家结合铁山村和长胜街的见闻,开展了激烈的讨论。铁山村茶园里重燃的希望之光,印证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长胜街砖石铭刻的经济实践,揭示出真正的管理智慧源于服务人民福祉。同时,会议明确下一步实践计划:持续深化乡村走访,完成红安红色资源图谱绘制;将微党课打磨为“可传播、可复制”的美育产品,让红安精神在青年中薪火相传。

召开复盘总结会

从将军故里的产业调研到历史街巷的红色传承,实践团次日行程以“实地调研”触摸乡村振兴脉搏,以“红色研修”激活历史资源价值。队员们纷纷表示,将继续沿着“四维浸润”路径,把实践见闻转化为服务基层的青春力量,让红安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