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思源 摄影 姚鸿羽 谭凌佳)2025年10月16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迎来一场意义深远的班导师见面会——工商管理学院工商2506班导师见面会在文润楼302举行。本次见面会由班导姚升保教授主讲,全体新生共同参与,旨在帮助新生明晰大学定位、规划成长路径,为四年大学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师者领航
见面会上,姚升保教授首先向新生介绍了自己的学术背景与育人理念。作为工商管理学院(MBA中心)专任教师,姚教授拥有博士学位与教授职称,长期致力于商务分析领域教学及管理科学领域科研工作,研究方向涵盖最优化、多准则决策、群决策、复杂系统综合评价、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等。他在《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中国管理科学》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各级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2部,已指导30余名研究生获硕士学位,此次更是担任工商管理(商务分析方向)首届班导。
“我将作为你们的学业指导者、生涯发展的规划师与学院沟通的桥梁。”姚教授明确了自己的角色定位,承诺为新生提供全方位支持。
认知大学
围绕“如何认识大学”这一核心命题,姚升保教授深刻阐释了大学的本质与常见误区。他强调:“大学并非培养单一技能的‘技校’,其核心在于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知识不等于能力,关键在于将知识内化为判断力与迁移应用能力;读大学也不只是‘上课+考试’,更需要主动成长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针对新生可能出现的迷茫,姚教授指出四大常见误区:等待被动灌输而缺乏主动探索意识;仅追求成绩而忽视综合能力成长;局限于专业学习而拒绝跨界知识拓展;以“忙碌”为标签却缺乏优先级规划与深度思考。“大学的意义在于主动构建自我,而非被动接受安排。”

专业探索
谈及工商管理专业,姚升保教授从学科本质与职业发展展开分析。“工商管理的核心是研究组织如何有效运作和创造价值,本质在于优化资源配置。”他表示,该专业职业路径广泛,涵盖企业管理、咨询、金融、数据分析等领域,鼓励新生结合兴趣与能力选择方向。
针对专业分流这一关键问题,姚教授提出“寻找‘最适合你’的赛道”的目标,并给出“四步法”建议:第一步“认知自我”,发现内在驱动力与特长;第二步“探索专业”,深入了解各方向的课程体系、就业前景与行业需求;第三步“积极准备”,通过课程学习、实习、竞赛积累经验;第四步“理性决策”,结合自我认知与探索结果做出选择。“分流不是‘选热门’,而是选‘适配’,找到能让你持续投入热情的领域。”

成长路径
“大学的成长是对自我和世界的多层次探索与构建。”姚升保教授从四个维度解析“成长”的内涵:在“知识重构”维度,要从“学习者”转变为“思考者”,构建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系统;在“身份探索”维度,要从“追随者”成长为“自我定义者”,明确“我是谁、擅长什么、想要什么”;在“能力淬炼”维度,需从“解题家”升级为“造题者”,培养在复杂场景中定义问题、创造方案的能力;在“格局塑造”维度,则要从“独善其身”拓展到“心怀天下”,将自我价值与社会责任结合。
他特别强调“底线要求”:“大一基础课程尤为重要,需避免挂科,为后续发展筑牢根基。”针对发展出口,姚教授详解了保研与就业两条路径:保研需“大一保持高GPA、大二参与竞赛科研、大三发表论文巩固排名”;就业则要“大一探索兴趣学技能、大二尝试实习竞赛、大三积累优质实习”。同时,他建议新生做好自我管理、关注身心健康、理性参与学生工作、珍惜同窗情谊与家庭联结。

领航启航
本次见面会持续近一小时,姚升保教授以深厚的学术积淀、生动的案例分析与恳切的成长建议,为工商2506班新生勾勒出清晰的大学蓝图。正如姚升保教授最后赠予同学们的寄语“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