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经济贸易系文献分享会(春季)第五期顺利举办

发布者:朱汉彬发布时间:2017-05-31浏览次数:315

  由工商管理学院经济贸易系举办的文献分享会(春季)第五期于2017年5月25日晚在文泉楼德鲁克会议室举行。此次文献交流活动由赵曜老师主持,国际贸易专业硕士研究生龚联梅分享了Alessandria等2010年发表在AER上的论文《Inventories, Lumpy Trade, and Large Devaluation》。龚联梅分别从研究动机、参考文献、特征事实和模型等方面分享了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
  首先,文章认为企业持有存货的动机主要是两点:交货滞后和交易层面的规模经济。交货滞后是指下订单和交货之间的时间间隔。由于人为的过关壁垒成本与运输货物价值不成正比,且过境货物是可存储的,进口国可以通过存货来获取规模经济,优化其进口成本。通过对美国出口阿根廷、墨西哥、韩国、泰国、俄罗斯和巴西的数据分析,作者发现:交货滞后确实存在,且每笔交易平均的时间间隔大约是1个月;交易层面确实存在规模经济,交易额越大,平摊到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就越低;进口的原材料用于存货储存的比例远高于国内购买的原材料,从国外购买的频率比从国内购买的频率更低,但总额更大;贸易主要集中在一年的某几个月,而且是不频繁的,其他月份几乎是“零贸易”。85%的贸易集中在一年的三个月中,而且是每个月的前半个月。
  其次,作者在垄断竞争模型中考虑了交货滞后和交易层面的规模经济两种因素。交货滞后是通过在模型中引入一期滞后来实现,而交易层面的规模经济是通过固定成本来体现。通过校准,作者发现:进口商将进口的36%用于存货储存;进口的固定成本占进口货物总价值的3.6%,是观测到的固定成本的5.5倍;两种摩擦等价于20%的关税(交货滞后13%,交易的固定成本8%);考虑折旧时发现,折旧率越高交货滞后和交易的固定成本带来的摩擦越高。
  最后,本文分析了企业如何通过存货调整来应对国际冲击以及企业存货调整如何影响企业价格。经验研究发现:在国际冲击发生前被频繁进口的产品,在冲击发生后,它们很有可能被再次进口;而冲击前被进口的产品的进口额要比在冲击发生前没有被进口的产品进口额小;没有存货的产品价格上升速度大于有存货的产品价格。
  经济贸易系胡宗彪、何祚宇、闫文收等青年教师,以及部分博士生和硕士生参加了此次文献分享会。在讨论环节,闫文收老师指出,通过计算行业层面的月度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可以拓展研究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行业存货调整的影响;胡宗彪老师认为,文章没有考虑储存货物的成本,在供应链管理领域的一些研究关注于企业的零库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