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系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者:朱汉彬发布时间:2017-09-15浏览次数:470

  2017年9月14日14:30-17:30,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旅游学刊》主编张凌云教授为旅游管理系师生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讲座。此次讲座由邓爱民教授主持,旅游管理系舒伯阳、刘德光、刘培松、邹蓉、李莺利、唐静、张大鹏、周凌旭、李明龙等众多老师参与,旅游管理系众多研究生和本科生等五十余人也积极参加了此次讲座。

  张教授以自身经历为引子,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而又让学旅游的人困惑不已的问题:什么是旅游?什么是旅游学?旅游学科是否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这本身就是一个疑问。只有我们明确了旅游的研究对象,具备自己的术语体系,甚至研究方法,才能填补别的学科所无法替代的空白,真正可以称之为学科。
  张教授重点讲解了八大案例,对传统的经济学提出了挑战,甚至“颠覆”。(1)“裸心谷”之谜。无论是在地理区位、级差地租(土地价格)、品牌资产都占无可比拟优势的条件下,上海浦东陆家嘴的国际品牌连锁酒店的房价居然卖不过浙江德清的一个乡村住宿——裸心谷,令人费解。(2)采摘的定价之谜。无论从上面那个角度看,采摘的果品价格应该低于超市货架上的果品价格,但事实正相反。垂钓也存在类似的价格现象,这些又如何解释呢?(3)假证和假奖之谜。蒸汽机车驾驶证和奥斯卡金像假奖(最佳教师奖)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任何用处,连专做假证的小广告上都不会将其列入。(4)蒸汽机火车“退而不休” 之谜。作为专项旅游产品的蒸汽机车很受“发烧友们”追捧,其单位运行里程的票价远高于高铁。(5)油菜花的“身份认同”之谜。在有些地方种植油菜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旅游接待,而不是榨油和蔬菜。那么,在这些地方油菜花,究竟是油料作物,还是花卉?(6)按毫升出售:世界上最贵的原油之谜。克拉玛依的无法用的油竟然按毫升卖,还贵的出奇。(7)可以出售的建筑垃圾。像拆除柏林墙后留下的建筑垃圾,竟然都能用来卖钱?这些“无用之用”的“商品”,如果是在你居住的城市商店里,或地摊上,你会买吗?(8)小商品赶超大景区之谜。

  所有这些奇特现象都指向了一个点:非惯常环境。在旅游的场景和空间里,游客的心理、行为与其在日常生活环境里是不同的,这是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如传统农业、制造业、其他服务业本质上的差异。张教授从心理学、现象学、哲学等多方面探讨了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指出非惯常环境是旅游活动的常态环境,是旅游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最显著的本质特征。张教授就围绕非惯常环境进行学科建设,进行学术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学生们热情高涨,很多同学站在听完了讲座(因为来的人数比预料得多),讲座之后的互动环节也十分热烈,原定两个小时的讲座被延长至三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