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杨冰冰)2025年9月8日,由我院经济贸易系和服务双循环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三商希望之星”学术沙龙本学期第1期(总第118期)在文澴楼517举行。本次学术论文分享会由产业经济学(贸易经济)研究生二年级学生杨冰冰主讲,参与论文分享的有指导老师吴振球教授和产业经济学(贸易经济)研究生一、二年级全体研究生和产业经济学(流通经济)部分博士生以及贸易经济专业部分本科生。
杨冰冰分享了由学者陈晓红、张静辉、汪阳洁和杨千帆完成,发表于《经济研究》2024年第12期的一篇论文——《数字赋能、技术创新与空气污染治理——来自专利文本挖掘的证据》。这篇文章利用文本挖掘分析技术,构建了精细化的全国数字技术专利数据,系统研究了数字技术创新对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作用渠道及其异质性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创新显著降低了我国空气污染水平,尤其体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5G通信等数字技术的应用上。测算表明,数字技术专利增长使得全国PM2.5浓度年均降低1.013µg/m3,减少了约166亿元统计生命价值的损失。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创新通过绿色创新端的技术效应和生产管理端的治理效应提高了工业企业的空气污染治理成效。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技术赋能效果在不同技术类别、区域和企业类型特征的情况下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结论对数字技术有重点、分类别地赋能空气污染治理,完善落实精准化差异化管控措施,协同推动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主讲人分享结束后,吴振球老师和同学们对于文章中的引言写作、边际贡献写作、数据库的积累、滞后项的明确、稳健性检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同学们对此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对于数字技术创新赋能空气污染治理的具体机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