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商管理学院经济贸易系举办的2019年春季第5次经济贸易系文献分享会,于2019年6月19日晚上在文泉北楼510德鲁克教室顺利举行。本次主讲人为陈清目老师。分享的文献是David L. Hummels and Georg Schaur于2013年发表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3期7卷的论文,题目是Time as a Trade Barrier。工商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和国际商务专业的老师、博士生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会。
首先,陈清目老师介绍了这篇论文的研究动机:当前全球贸易空运比例呈现上升趋势,相对于运输时间较长、运费低廉的海运,出口企业为了大幅缩短运输时间,愿意选择昂贵的空运。在此一决策当中,透过对企业选择行为建模和实际数据测算,可以把 “时间”的价值以等价的“从价关税率(ad valorem tariff)”来度量。
因此,该论文作者首先建立一个理论模型,在CES的框架下,消费者消费水平和垂直的异质性产品。其中运输时间也是影响消费者认知产品质量的重要变量。基于消费者这样的需求设定,在出口需要支付固定成本、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费不同的前提下,各国企业除了决定最优订价,还要选择以空运或者是海运来出货,以追求最大利润。
然后,作者利用美国HS6码分类产品1991~2005年的货物贸易进口数据,分析从国家j进口的品类k,于t年运的美国c海岸(c为东海岸或西海岸)的通过空运和海运各自的总运输次数、每次运货量(kg)、每次运货价值(USD)、每次运输费用(USD)等变量,并对无法测度的异质性以加入固定效果项进行控制,最后测算得出,平均运输时间每增加一天,该产品相当于被课徵从价关税的等价税率。
该论文结果指出,平均而言,运输时间一天,相当于产品0.6%至2.1%的价值。此一时间价值又随产品而异,汽车产品、资本品、易腐坏产品以及零组件产品的时间价值相对较高。
此外,在陈清目老师报告的过程中,闫文收老师、何祚宇老师、李敬子老师,以及其他几位博士就如何借镜此论文研究方法研究中国课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让学生们也获益良多。
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此次文献分享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