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郝晋娴、邱玉洁)2019年8月14日至8月25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四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周凌旭老师的带领下,赴黄冈市罗田县进行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田野调研和社会实践活动。调研和实践主要在罗田县文化和旅游局、九资河镇、骆驼坳镇及三里畈镇展开,调研活动旨在将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学科建设有机结合,使学生深入了解基层旅游发展现状,学习田野调研的各种方法,训练将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性和探索性新思维。
![]() | ![]() | ![]() | ![]() |
8月14日,周凌旭老师带领实践团队到达九资河镇圣人堂村,联合村委会成员对天堂寨景区及周边经济社会现状进行了解,以该村书记肖春花经营的“春花客栈”为驻点,示范性讲解考察重点与要点,根据圣人堂村实际情况确定调查范围,发放调查问卷。15日至17日,周凌旭老师带领实践团队走进农家,了解农家,挨家挨户进行访谈,在了解家庭人口结构、收入构成、乡风文明建设情况的基础上,考察人员还会根据民居所在地理位置,经营者学历等特征对农家乐经营现状进行更深入的分析。8月18日,实践团队来到九资河镇政府,队不仅在政府领导的描述中了解了九资河镇的发展规划,还把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了相关领导。随后,团队前往九资河镇吴楚雄风大酒店进行交流,酒店经营者晏经理就其现阶段遇到的经营难题咨询了调研小组的意见,之后大家还围绕康养旅居,亲子游,研学游等市场热点展开了深刻的讨论,理论与实践在讨论的过程碰撞出了激烈的火花。
19日至20日,实践团队与罗田县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就旅游总体规划开发进行交流会谈,罗田县已形成了以薄刀峰景区和天堂寨景区为核心的旅游生态,目前正全力推进罗田县生态旅游建设,争取让大家都能了解罗田的好山好水好人情。8月21日实践团队考察了罗田县燕儿谷风景区。燕儿谷位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骆驼坳镇燕窝垸村。过去的燕窝垸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村,但而今的燕窝垸,依托大别山原生态环境,已摇身一变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燕儿谷风景区。得益于村子的旅游发展,燕儿谷实现华丽转身,现在这里道路宽敞,楼房林立,春有山花烂漫、夏有绿树成荫、秋有硕果飘香、冬有茶梅傲雪,一年四季游人如织,社会秩序良好。其中罗田县第一所乡村工匠学校——燕儿谷乡村工匠学校是此次实践的两点。乡村老工匠在工匠学校中都有自己的工作室,学校的房屋、家具、生活用品全部由工匠们自己用传统手艺建造、制作。我系学生与工匠学校的工作人员,老工匠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不仅走进了这些乡村工匠的生活,还了解到了工匠学校现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所工匠学校是传统工艺传承、乡村振兴产业化的一次大胆尝试,因此现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们在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中也有针对性的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实践团队一行与燕儿谷公司的领导就能人回乡、燕儿谷乡村旅游、有机农业和康养服务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谈过程中,调研小组成员听说燕儿谷公司创始人——北京市地平线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清华大学法学院联合硕导、省人大代表徐志新先生回乡创业的故事后,备受感动,深受鼓舞。
![]() | ![]() | ![]() | ![]() |
8月22日至8月25日,调研小组走进了“荆楚家学第一村”——三里畈镇新铺村张家冲,采用田野调查法在此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调研。张家冲自古就有耕读传家的传统,一个小小的山村出过1个进士,2个武举,10多个秀才,就连“张家冲”这个名字也是由“苍葭冲”演变而来。村子三面环山,入村仅有一条蜿蜒的乡间小道,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有异曲同工之妙。调研组的成员在参观农耕展馆、民俗广场和觅智树等景点后,便深入到村民家中,就旅游发展给村子带来的变化,聆听村民的想法,最终与15位村民进行了深度访谈。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及乡村旅游田野调研圆满结束,特别感谢罗田县文化和旅游局等合作单位对本次暑期实践的大力支持,实践团队成员在暑期实践中表现出专业性与积极性,充分珍惜实践的机会,认真参与,积极交流,学习了如何发现和分析现实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进行田野调研的方法,不仅充分理解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也积累了实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