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系党支部赴“一带一路”沿线中欧班列单位开展联合党建活动

发布者:朱汉彬发布时间:2019-09-06浏览次数:603

  为深入推进校企党建共建基地建设,经济贸易系支部黄汉民教授、钱学锋教授、吴英娜副教授和闫文收博士一行于7月24日至7月30日赴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郑州国际陆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党建共建活动。
  在重庆、成都和郑州调研活动中,分别与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仁毅、办公室主任随莉、副部长黄鹏,与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泽军、运营总监张郎朗及部门部长,与郑州国际陆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总会计师王书章、办公室主任郑国强及许锋总经理进行了座谈交流。在调研中,也对中欧班列的实地经营、进口产品样板超市进行了参观。

  在调研中,院长钱学锋教授重点强调了校企党建共建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和调研目的。在交流中钱学锋教授也介绍了工商管理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调研依托科研项目等进行了详细介绍。黄汉民教授、吴英娜副教授、闫文收博士从中欧班列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产业升级、促进国际贸易、提升消费者福利水平等方面与调研单位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调研单位负责人对中国班列运行的基本情况、盈利模式、运行效率、物流体系、通关优势、班列运输产品结构类型、技术创新、政府支持政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调研发现:中欧班列的发展,弥补了中西部省份“不沿边、不临江、不靠海”的贸易短板,助推内陆省份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内陆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规划实施,开启新时期对外开放的突破口。从中欧班列运行以来,开行班列稳步提升、“以运带贸、运贸一体”带来开放获得的幸福感、“数字班列”带来更高效便捷的“陆上丝绸之路”。中欧班列的开展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产业集聚和产品升级,对地方经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调研也同时发现中欧班列运营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第一、各地班列运营物流体系和产品集聚存在跨区域不协同发展,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地区间物流资源的低效使用;第二、各地班列运营中定价存在恶性竞争、扰乱市场在定价中的重要作用、未能形成良好价格机制;第三、各地中欧班列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未能充分发挥出自身比较优势以获得良好运行模式;第四、国家评价各地中欧班列运行时,缺乏科学开行统计评价体系。调研小组对这些问题与各单位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对可行性建议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次调研活动,加强了工商管理学院经贸系与中欧班列校企党建共建基地的了解,进一步明确了在“一带一路”国家宏观战略下校企党建共建的建设要求和方向。对“一带一路”倡议助推的中欧班列运行全面和深入了解,也充分体现出经济贸易系“内贸外贸相结合”科研教学特色及服务经济社会、务求顶天立地的本质要求。调研小组将会对调研分主题撰写研究报告,依托《湖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简报》出刊,递交校企党建共建单位和政府机构,以期发挥重要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