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章红; 摄影:朱研) 2019年10月23日晚上7时,由工商管理学院营销管理系举办的“黄金悟研习社”第五十五期活动在文泉楼北5楼德鲁克会议室举办。本次研习社的分享者是营销管理系2018级硕士研究生王婉岑和李若茜同学,此次分享的书籍是《怪诞行为学5》。参与此次活动的主要来自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首先,杜鹏老师介绍了此次“黄金悟研习社”主题、主讲人李若茜和王婉岑同学,并简单的介绍了本书的内容。分享正式开始,首先,李若茜同学介绍消费者的一些不理性的行为并简单揭示了背后的非理性动机,此次展示分别从何为金钱、价值误判和应对策略三个部分来分享,李若茜同学用生动有趣的例子说明了现实生活中消费者的非理性行为,但是消费者却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理性的,所以大部分消费者都是有限理性的。随后,用视觉相对性、心理账号偏见和付款之痛来解释相对性“骗局”。并进一步揭示了人们心中具有的不被觉察到的各种不同的心理账户,人们会在某些特定的情景下,将不同心理账户的支出进行调换或者整合,并且现如今有花呗、信用卡之类的工具会利用时间差来模糊消费者对付款的注意力,自动续费、免密支付、自动还花呗等等这一切都会让消费者更加偏向不理性。
随后,王婉岑同学从例子出发说明了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并用以下三种机制来解释这种现状:与经济学家博弈、追求公平以及努力的透明度。进一步从语言的形式和魔力来揭示商家的陷阱和生活中的一些例子。然后从“失控”的角度来说明消费者的不理性消费行为,并在现场通过小测验的行为来说明消费者的失控行为。第三部分从应对措施方面分析,当牵扯金钱决策时,我们需要着重考虑的应该是机会成本、一次消费所带来的真正的好处以及同其他的消费方式相比他带给我们的真正的快乐。消费者要做到理智但不是绝对的理智。
活动的最后阶段,朱研同学提出了关于怪诞行为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主讲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同学们频繁的互动使得现场的气氛十分的活跃。最后杜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精彩的总结,“黄金悟”的目的是让分享者与收听者达到思想的碰撞,杜老师进一步分享了对货币的思考:第一,货币是一种筛选机制;第二,金钱是一种价值的衡量工具;第三,金钱是对身份的一种表达。
至此,本期研习社活动圆满结束。“黄金悟”研习社的主旨是众智、众创、众兴,于周三晚上7点在文泉北五楼德鲁克会议室举办,分享者可向大家分享一本书、一个专题和一种感悟等等。
研习社下一期将于2019年11月6号周三晚7点举办,我们热烈欢迎来自各高校、各专业的老师、EMBA、MBA、研究生以及本科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一起交流分享,大开脑洞,快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