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科学协会新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国际贸易与区域科学前沿研讨会——主题报告(五)”于2019年11月17日下午在文澴楼7楼会议室成功举办。主题报告(五)由日本东京大学Takatoshi Tabuchi(田渊隆俊)教授主讲,主题为“Historical Distribu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Activities ”。本次报告由湖南大学徐航天副教授主持,多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及许多博士生、硕士生参加了此次报告。
首先,Tabuchi教授指出,人口分布最初由农田分布决定,后来由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经济活动分布决定。本研究通过“第一天性”因素(区域内和区域间的距离以及耕地和居住地的分布)解释了历史人口分布,基本思路是:(1)引入住房部门,建立一个多区域的新经济地理模型,得到封闭框架下企业和家庭的空间均衡解;(2)证明集聚力和分散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用一个关键参数来表示,其变化描述了人口历史分布的转变;(3)最后利用日本各县的地理和人口历史数据进行模拟和实证检验。
随后,Tabuchi教授介绍了模型构建、求解及参数估计。模型假设如下:(1)某经济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区;(2)每个地区有两个部门,分别生产可贸易的产品和服务、不可贸易的住房;(3)每个经济体有L个人,每个人提供一单位的劳动且劳动力可跨地区转移;(4)不考虑土地所有者。在消费侧,使用科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利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和收入约束条件得到个人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个人对住房的需求量,将个人对住房需求量加总使其等于住房供给量(某地区总土地面积与森林面积之差)并求得住房的均衡价格。在生产侧,利用生产者利润最大化条件求得产品和服务的均衡价格。结合消费测和生产侧均衡条件并将其线性化得到住房的空间均衡条件。将住房的空间均衡条件用矩阵表示,通过求解生产侧的均衡条件得到两区域空间平衡条件的唯一内解。Tabuchi教授讨论了不同区域个数的影响:(1)考虑两个区域,运输成本下降导致集聚,这与Helpman(1998)的结论相反;(2)考虑三个区域,运输成本下降导致集聚,这与Ago et al.(2006)的结论一致。此外,Tabuchi教授对参数值、参数估计及参数发生变化后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最后,Tabuchi教授做出如下总结:(1)人口和工资分布由可贸易产品和服务市场、不可贸易的住房市场以及区域间劳动力市场的价格机制决定;(2)日本人口分布的变迁主要由可居住区域的外生地理因素——可居住地和区域间距离决定;(3)集聚趋势与交通设施、土地开发、高层住宅等方面的技术进步有关。
Tabuchi教授的报告是NEG模型的最新理论扩展成果,引发了与会学者的深入讨论。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