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4日,农业经济管理系党支部在文泉北楼618会议室以“开拓奋进新时代·履职担当新作为”为主题,开展了11月份“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农业经济管理系党支部全体在校党员教师参与学习,支部书记邓远建同志主持本次活动。
在活动中,与会党员首先重温入党誓词、集体诵读党章,并现场交纳党费。
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吴海涛教授以“如何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为主题,为与会党员讲了专题党课,从精准扶贫的角度,解读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吴海涛教授结合精准扶贫相关研究的学术前沿和实践调研经验,向大家介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展和成果、经验,分析了相对贫困的概念、理论、研究前沿,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总结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研究方向。
在主题党日活动的集中学习环节,全体与会党员不仅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论述,还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并开展了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活动。通过对学习资料的阅读和讨论,结合对身边典型案例的探讨学习,以及在教学、科研、学生培养和社会实践方面的工作实际,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通过深入开展学习讨论,坚守教书育人初心,持之以恒做到“四个服务”。
支部书记邓远建同志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论述,带领大家共同阅读了《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第十章《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与会党员共同观看了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片。
支部副书记兼组织委员郎晓娟同志领学了《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深刻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时代新潮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会着眼于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出了6方面的要求:一是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二是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三是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四是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五是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六是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
支部纪检委员田云同志领学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和《六部门负责人权威解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并作出决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决定既有理论上的新概括又有实践上的新要求,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随着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优势,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是对这个总目标的深化和展开,突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突出党的领导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当中的统摄性地位;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凝练概括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方面显著优势,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根本保障所在,是“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所在,也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所在。
最后,根据学校《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的通知》要求,党支部组织与会党员教师重点对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和义务权利,对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照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等,主要围绕“18个是否”,重点查找了各自在党员意识、担当作为、服务群众、遵守纪律、作用发挥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每名与会党员都检视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将来努力和改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