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系“南湖大旅堂”第41期学术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者:朱汉彬发布时间:2020-01-10浏览次数:570

  2020年1月5日下午2:30-17:00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开展学术讲座与交流。本次受邀嘉宾为海南大学旅游学院的谢彦君教授,演讲主题为“旅游研究中的问题转换与理论化方向”。讲座由舒伯阳教授主持,李明龙、张大鹏、周凌旭、唐静、李莺莉等老师和旅游系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了交流,前来参与学术分享的还有武汉大学旅游研究院的两位学者。
  首先,谢彦君教授从身份识别与使命认知引出身份困扰的问题。紧接着,引出讲座的第一部分内容:问题来源,实践中的困惑。谢彦君教授提到雒树刚部长的“部长十四问”,呼吁学者立足旅游业的生动实践,聚焦难点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其中包含的方向有1、包含文化和旅游的最大,最佳的连接点在哪里?2、如何推动民宿发展?等。舒伯阳教授针对如何推动民宿发展这一问题提出自己见解,随后谢彦君教授对这一问题提出总结:问题范围没有边界不易回答,想要回答好一个问题首先要确定好身份,体验非常重要。
  第二部分内容为问题解答。他提出硕士生、博士生以及科学家可以不必知道“HOW”,但应善于回答“WHY”和“WHAT”。第三部分内容为问题转化:将“实践问题”转换为“科学问题”。谢彦君教授提出实践问题不等同于科学问题。他将“如何推动工业旅游发展?”逐渐具体为“如何推动文昌航天工业旅游发展?”,并总结:在实践方面,问题要注重切实可行。科学家的使命是探寻一个或多个可以做一般性回答的问题,从中发现规律。

  第四部分内容为理论化,谢彦君教授引用“人为什么信仰宗教”和“工业旅游为什么总是差强人意”两个例子,引发大家思考如何将事实上升到理论。针对工业旅游这一主题,引发思考:什么样的理论范畴、理论命题或理论模型才能概论工业旅游的一般规律?他提出工业旅游体验可能存在具身障碍的问题。并衍生出障碍移除、移情参与、具身实现等概念。他最后提出具身障碍的存在是工业旅游的一个显著特征。
  在提问环节,师生们积极提问。如旅游管理系张大鹏老师提问:遗存旅游为什么没有加入此次讲座提到的工业旅游的概念中?谢彦君教授认为这是由于事物认识的差异,每一次确定的范围是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遗产旅游如果加入工业旅游概念,就找不到具身障碍的特殊性。最后,舒伯阳老师代表全场师生感谢谢彦君教授的精彩演讲,在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