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实验)2001班读书分享会顺利召开

发布者:马晴发布时间:2020-12-01浏览次数:51

(通讯员 郭婧茹)为了推动读书心得的分享,促进思想的交流。11月27日,工商管理学院国贸(实验)2001班第二次读书会顺利开展。

班级同学于下午两点在文泽楼101集合,本次读书会由毛海涛老师主持。

首先,毛海涛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他的自己大学的心路历程和一些想法。毛老师先是和同学们分享了他确定目标的一个心路历程,在他看来,大一的时候感到迷茫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就像他大一的时候,认为自己未来的方向是成为公务员,然而在大二的时候,他开始对于研究方面感兴趣,出于兴趣且在老师的鼓励下读研考博。接着他带领同学们深入思考为什么读大学?如何读大学?毛老师认为大学四年获得的不仅是一份文凭,同样的,在大学期间性格的塑造也不可忽视,同学们应该向越来越善良,格局越来越大的方面发展。做人要先人后己,公而忘私;做事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摒弃精致的利己主义。最后,毛老师谈到,所谓经济,它其中一个含义便是经邦济世。就同中南财大的校训“博文明理,厚德济世”一般,前者是一个过程,后者是我们要追寻的结果。

接着,由五位同学分别和我们分享了他们对于《现代三大经济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以及《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两本书的读后感。

马鑫海同学分享到:“书中的许多概念十分吸引我,诸如‘最大化行为’、‘两个剑桥之争’等经典内容都凝结着经济学家们的心血,值得我去细细回味。相信在认真学习后,我在理论上一定能做到洋为中用,博采众长,吸收国内外先进理论和经验并为未来国家的道路方向上有一些自己的见解。”

熊沐云同学对于现代三大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她认为这三大理论各有侧重点,有长有短,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补充,相互结合,辩证统一,求同存异,保留各种理论提出的科学命题与方法,合乎每种理论体系的逻辑,从而修建出更完美的理论大厦。

胡美佳同学关于“文明的范式”和同学们进行了探讨,又关于樊纲先生的书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方法:阅读经济学理论著作时,可以先花时间浏览一遍,查找关于作者写作的社会环境与用意的信息,再带着阅读目标细读。

赵坤宇同学把文明的冲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结合经济、军事等方面来谈,他认为应当唤起人们对文明冲突的危险性的注意,推动世界文明的对话。

杨佳音同学则是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在她看来中国是谋求共同发展的,中国的崛起也不是威胁,而是世界繁荣和发展的机遇。

读书会进行的过程中,毛老师也不时的进行知识的补充,帮助同学们拓展延伸。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对于经济学及文明交流方面有了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同学们也能够更加自信地进行分享。

至此,国贸实验2001班的第二次读书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