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郭婧茹)为了推动读书心得的分享,促进思想的交流。12月11日,工商管理学院国贸(实验)2001班第三次读书会顺利开展。
班级同学于下午两点在文泽楼101集合,本次读书会由侯娱林老师主持。
为了活跃起读书会的气氛,侯老师在读书会开始前组织了同学间的自我介绍,让同学们分享自己选择自己进入实验班的原因,以及自己在学习之余会做的一些事情。同学们回顾了自己的初心的同时,也重新审视了这段时间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的天平是否把控得当。同学们的热情也被点燃逐渐升涨,积极踊跃地上台进行读书分享。
首先由戴弘毅、金湘莹还有王羽仪同学分享《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读书感想。
戴弘毅同学认为书中的许多内容都吸引着他,他又进行了名家间的思想对比:“马克斯韦伯的现代资本主义和新教伦理是德意志统一之前真实的时代写照,斯特龙伯格描绘的是思想的战场而胜过亡灵的画廊。西方现代思想史中反应出来的宗教与科学理性的冲突矛盾更能反映出时代的奋进与人们思想的变迁。”
金湘莹同学以独特的视角,提出资本主义为何没有率先出现在中国的问题,并总结到:“书中韦伯提到的资本主义精神是理性的,合理化的社会行为,所以我认为经济理性在现代社会中也有重要的意义。”
王羽仪同学向大家介绍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宗教发展轨迹还有天职观如何在资本主义世界运行——克己敬礼的宗教观念,为西方资本主义企业所需要,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关于《近代西方思想史》,沈昱彤和吴佳颖同学分别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沈昱彤同学认为:“书中讲到文艺复兴是向后看的,把古代作为一切真理的源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古人的顶礼膜拜,有时使现代研究者迷惑不解;但是,只要我们想一想那些字字珠玑的诗文所包含的古典思想是多么丰富,这个困惑也就云消雾散了。在古代文明没落了10个世纪之后,能够对古代顶礼膜拜,这本身就足够解放了。这也启示了我要向过去学习,学习过去历史的精华。我们对古代君子大道的重视叩问,是逆着时间洪流却是顺着时代潮流的一次叩问,叩问的不仅是古代君子大道的精髓,更是这个被激烈竞争也被充分共享的未来。”
而吴佳颖同学则是说到:“很喜欢封面的一句话‘思想史是思想的战争,不是亡灵的画廊。’人类思想如灿烂星河,我们在进行思想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拘泥于自己的思想,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贯中西;同时,不能盲目的追崇前人的思想,只有思想革新才能推动思想史的活跃与发展。”
在同学们分享后,侯老师就同学们刚才的读书分享向同学们答疑解惑。侯老师融合国际贸易的专业知识,和同学们讨论了国际分工,以及创新对于当今时代、企业的意义。就学习方面而言,侯老师也语重心长地教导同学们:“在没有短板的情况下培养长板。”引起同学们的反思,可谓是生动而又不失深刻。
至此,国贸实验2001班的第三次读书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