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农业司副司长、校友褚利明来校畅谈农村改革

发布者:梁昌栋发布时间:2014-03-10浏览次数:474

  工商管理学院迎校庆重头戏之一“工商论坛”大型系列学术讲座之一——中国农村改革,于10月25日下午2:30在文泉北楼五楼会议室隆重举行。本次报告会邀请到中国财政部农业司副司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客座教授褚利明先生担任主讲,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陈池波教授以及管理科学系部分老师出席了会议。
  报告会开幕式由陈池波院长主持,他在讲话中简要介绍了褚教授在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方面的成就,褚司长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多篇学术论文曾在《中国财经》、《经济日报》、《林业经济》等权威性的经济报刊上发表,并多次深入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为政府有关农村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回首农改:财政支农利弊双刃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好”,在接下来的会议中,褚教授首先从财政支出这一侧面对我国当前农业政策进行了总体概括。我国的支农补贴等政策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留下很多隐患,由此褚教授讲到了我国农业财政政策的形成模式,包括危机反应式、建议确认式和精神落实式三种。他谈到,应急危机的政策在危机之后固化下来,并不一定适合农业的发展,反而成为弊端,而中央从宏观角度作出的精神导向缺乏细节,在具体制定过程中也受到了决策者自身能力的限制。
  一改往日政府官员的姿态,褚教授以客座教授的身份从不同侧面精辟地讲解了他对中国现行农业政策的看法。他认为,中国现行的农业政策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这源于我国农业政策的形成模式和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方向性。
  聚焦城市化:规模经营是出路
  如何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褚教授认为除了政策支持还应该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并在农村实行规模化经营。收入的有限性是我国家庭农业经营的硬伤,政府发展农村的出路应该在调整结构解决城市户口问题,放宽农民进城限制,加快城市化进程。这样才能更好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收缩边远农村,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同时用更多的财力集中改善农村设施建设。
  褚教授讲到,由于人为原因,我们已经失去了2000年至今这一工业化飞速发展进而带动城市化的时机,但规模经营辅助国家的适当政策,让更多的人享受工业化带来的成果还是可行的。因此,工业基础上的城市化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
互动问答环节里会场气氛热烈活跃,老师同学都异常积极地提问讨论。褚利明教授的报告不仅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师生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现状,而且通过探讨,充分拓展了听众们在中国农村发展之路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