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党建引领课程思政建设,红色旅游现场教学顺利开展

发布者:姜倩倩发布时间:2022-06-02浏览次数:379

(通讯员 陈荣贵 张倩5月28日旅游管理系张大鹏副教授带领研究生先后前往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武汉革命博物馆中共五大会址毛泽东旧居和武昌农讲所)、江汉关博物馆等地开展主题为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勇为强国先锋的红色旅游课程现场教学活动本次活动是旅游管理系党支部田野党建引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2022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红色旅游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2022年度党建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计划(党建研究课题)项目“红色旅游加强新时代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及对策研究”的实践成果之一得到了学院研究生办公室的大力支持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此行的第一站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前,张大鹏详细介绍了辛亥革命发生的过程与其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纪念馆讲解员则讲述了纪念馆的发展历史同学们在参观过程中能够深刻体悟先烈们的奋斗历程。结束后,张大鹏带领同学们围绕武昌起义的过程、革命的主要领导人等方面进行了知识问答,以加深同学们对辛亥革命历程的理解同学们参与积极,现场气氛活跃。陈婵同学说: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发扬红色精神,坚定不移跟党走,在民族复兴征程上勇当先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随后武汉革命博物馆同学们首先参观中共五大会址暨陈潭秋烈士早期革命活动旧址纪念馆1927427日至5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纪律检查机关——中央监察委员会,即中纪委的前身在此诞生。会址大厅,陈荣贵作为学生代表对中共五大召开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进行了讲解之后张大鹏老师带领大家重温了入党誓词

 

 

 

此外,全体同学参观了毛泽东旧居武昌农讲所旧址。武昌毛泽东旧居位于武昌都府堤41号,是毛泽东1927年主持农讲所工作并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办公地兼居所,是当时中共中央农委的所在地,也是毛泽东、杨开慧一家最后团聚的地方。毛泽东在这里完成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武昌农讲所旧址纪念馆位于武昌红巷13号,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同志倡议创办并主持的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学生代表邹娟在农讲所大教室为大家讲解农讲所的教育方针、干部队伍和历史地位最后张大鹏带领全体同学乘坐轮渡前往江汉关博物馆。途中经过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张大鹏随即为同学们讲述了长江大桥的过往。长江大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大桥,修建凝聚了武汉人民的心血结晶,反映了武汉人民坚忍不拔、奋斗不息的英雄精神。


江汉关博物馆主要展示近代武汉的发展脉络,馆内分为“汉口开埠——武汉城市现代化的开端与起步”“艰难跋涉——武汉城市现代化的探索与抉择”“走向辉煌——武汉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与腾飞”3个单元分别展示不同阶段武汉的历史进程,将武汉的悠久历史文化为同学们娓娓道来

 


本次活动结合武汉丰富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方式课程思政教学赋予实践活动之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以旅游途径传递给当代青年研究生活动已经结束,属于青年人的奋斗路却仍在路上。青年研究生应当将红色文化融入骨血,传承红色精神,为国家做扎实研究,努力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