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管理系“营销博思堂”第15季第6期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者:朱汉彬发布时间:2024-05-27浏览次数:10

  (通讯员:张嘉)2024年5月23日星期四下午四点,由工商管理学院营销管理系举办的“营销博思堂”第15季第6期(总96期)活动在文澴楼2楼201教室进行。
  工商管理学院的老师、硕士生、本科生参与了本次文献研讨活动,营销管理系郑宇老师主持了本次活动,并对文献进行了点评和答疑。本次博思堂的分享者是2023级营销管理系硕士生孙轶同学,分享的论文题目是:Is “4 for $16” Better than “4 for $15.30”? The Price Divisibility Effect in Multipack Purchases(作者:Park等)。
  孙轶同学以人们网购的过程中,消费者对多件套组合商品价格的选择,引入本研究介绍。从现象入手介绍价格可分割性效应,详细阐述了研究GAP的由来和理论贡献,并对本研究的15个实验,进行了详略得当的介绍。孙轶同学的介绍引发了同学思考:多件套商品组合如何吸引消费者,以及价格可分割性效应如何再消费者选择组合商品过程中发挥作用。该研究得出了结论,价格可分割性增加了购买多包装产品的可能性,当多件套组合商品的价格可以被组成商品的数量整除时,消费者更愿意支付。
  在提问和回答环节,郑宇老师针对这个有趣的实验结论提出了疑问,日常生活中人们是否会相信“16美元买4个”比“15.30美元买4个”好?孙轶同学回答了这篇文章的研究内容和实验设计,并非是将“16美元买4个”和“15.30美元买4个”同时比较,消费者并非是处于上帝视角。郑宇老师肯定的指出了研究者设计组间实验,两组商品并非同时出现提供给消费者选择。由此,郑宇老师指出,这是心理学研究中,比较常见的联合评估和单独评估例子。并生动举例提出,用500ml的容器和1000ml的容器来盛放500ml的可乐,来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联合评估和单独评估如何进行实验操纵。此外,郑宇老师还指出了未来我们可以进行努力的研究方向:(1)欧美人是否真的对数字不敏感?在组合包装和单独包装中他们更容易选择组合包装商品,由此可以考虑延申该研究的边界条件——参与者对数字是否敏感;(2)现有研究对产品数量、产品类型和产品价格进行了十分丰富的探讨,基于本研究是对同类商品以及价格和数量整除关系的探讨,未来我们也许可以考虑对组合商品中的非同类商品组合探索,或者组合商品的价格和数量除了整除关系,还可以考虑哪些关系。
  至此,本期文献研习活动圆满结束。营销博思堂,博学慎思的好课堂!营销博思堂成立于2017年5月,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营销管理系硕博研究生探讨文献、交流学术、分享知识的平台,在这里可以听到来自老师和同学的点评与提问,进行最前沿的学术思想交流,让我们期待下一期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