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论坛(管理学分论坛)圆满落幕

发布者:朱汉彬发布时间:2024-06-17浏览次数:10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背景下,高质量发展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服务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6月15日下午,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研讨会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论坛(管理学分论坛)在文瀚楼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此次管理学分论坛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吴海涛教授和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广科教授共同主持,并邀请了来自多个知名学府的专家学者进行主旨演讲。
  论坛伊始,吴海涛院长和张广科院长分别发表致辞,强调在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汇聚智慧,激发创新,为长江经济带的繁荣稳定贡献学术力量。在主旨演讲环节,多位专家学者发表了精彩演讲。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谷成教授的主题报告《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角度理解和认识新质生产力》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角度,深入剖析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结合相关研究,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测算、方法及应用。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院长、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教授的主题报告《长三角新质生产力跨域联动发展机制及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启示》则聚焦于长三角新质生产力跨域联动发展机制,分析了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启示,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成都理工大学学术期刊中心常务副主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与新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寰教授在题为《新时代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演讲中,针对新时代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独到见解,强调在双城经济圈建设中要突出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黄敏学教授带来的主题报告《数智驱动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则在“基础:数智驱动与数据要素、实践:场景智能与智慧空间和赋能:新质生产力湖北发展”三个方面,从数字经济发展中的数据要素价值、智慧空间及数智场景计算、新质生产力的测度等多维度分析,从数智驱动的角度,探讨了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中新质生产力的重大作用。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万良勇教授在《链主企业创业投资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题演讲中,从公司创业投资(CVC)发展概况、链主企业的历史使命及其创业投资实践和链主企业创业投资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机制等三方面,深入分析了链主企业创业投资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并从链主企业和政府支持两个方面提供了相应的策略参考。
  湖北省社科院原副院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智库联盟秘书长秦尊文教授带来的主题报告《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长江中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则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长江中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湖北大学商学院程院长时雄教授的主题报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焦点、难点与湖北实践》则结合湖北实践,探讨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焦点、难点及解决策略,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杨智教授带来的主题报告《新质生产力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包括时代大势所需、知不易行更难和具体对策建议等三大部分,在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及其核心驱动力、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及认知误区、数字技术与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等方面入手,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新质生产力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互关系,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顶层设计、服务体系、服务平台、资金渠道、人才引育方式等多方面的理论支持。

  本次管理学分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与会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发展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探讨。通过集中研讨和建言献策,本次论坛产生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在新时代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和智力支持。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