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近日,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新闻网络部有幸采访到即将任职于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武汉分所的何君尧同学,听他讲述大学期间的收获与心得。
学生记者:邓灵慧
口述者:何君尧 即将任职于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武汉分所
把握未来,稳步发展
四年时间转瞬即逝,在大学生活的终点,踏入职场还是留在校园深造,是许多人犹豫不决的分岔口。经过深思熟虑后,何君尧最终选择就业。他谈到,自从确定自己以就业为目标后,他就开始制定实习与职业规划,并分享了他的实习经验:寻找实习时,要特别精准把握渠道,善于取“长”补“短”。在追问下,他解释原因:“实习投递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递岗位是否还有hc,因此找好实习信息渠道,尽可能掌握第一手信息是最重要的。把握了渠道,实习投递就成功了七八成。”如果说掌握渠道是实习成功的第一层“密码”,那么轻松丰实的面试谈吐则是“加成”。何君尧认为:“面试官对各种套路、技巧早已屡见不鲜,这些也都是大部分人可以通过练习得到的。而难得的是面试状态:如果能在面试中保持侃侃而谈的状态,引起面试官兴趣,面试就成功了一大半。”
许多人在从学校到职场的过渡期间,遇到的最大问题便是无法摆脱学生思维,无法从实习中提取真正实用的经验。何君尧同样面临过这样的难题,但在几段实习中,他获取了一些个人经验:以结果为导向看待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适应职场。同时,他建议师弟师妹们在寻找实习时尽可能拓宽行业和岗位接触面,而非钻研过深,因为实习哪怕再垂直也是几乎无法做到深入的,所以不如以“泛”为策略
“对于未来职业发展,我也有一定的思考,我曾拿到审计、互联网和保险等行业的offer,经过分析,最终选择了审计工作,因为它是刚需行业,在当下经济形势下更为稳妥,并且从职业发展角度考量,四大的跳槽优势也比较大。”在选择第一份工作时,何君尧将其与后续职业发展结合考虑。从长远目标来看,他认为从工作中获取多行业经验,提升自己的内在综合素质比薪资、待遇等因素更为重要。
脚踏实地,不断成长
岁月如梭,白驹过隙。回看大学期间丰富的项目经历,何君尧坦言道:“大学生活让我成长了很多。”他以自己负责并获得国家级立项的大创项目为例,分享了他的项目经验:创新和团队协作是两大关键问题。首先,创新并非凭空想象,而是源于对科研和社会热点的持续关注与了解,建议同学们把握当下热点,开展有价值的研究。在团队协作中,明确的分工能提高项目效率,营造良好沟通环境,避免成员间因观点冲突而阻碍项目推进。”
关于商科知识的学习,何君尧还分享了一个独特建议:开设股票账户。股票市场对社会和经济热点极为敏感,但作为商科学子,不能仅仅停留于闲谈热点,而要从专业角度分析,将股票投资作为微观经济系统学习的起点,形成对时事热点的独到见解,从而明确学习研究的方向。
保持热爱,多元探索
大学期间,何君尧培养了多种兴趣爱好,他参加了吉他社团,也热爱网球、羽毛球和辩论等活动。他认为这些爱好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也让他在追求功利目标之余,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兴趣爱好如同美育,让生活不再只有对错善恶,能缓解内卷带来的疲惫和自我价值缺失感,使我们成为更完整的人。”
运营互联网账号也给他来诸多收获。拍摄制作视频锻炼了他事件进行逻辑梳理和清晰表达的能力。同时,他提到:“交流平台的创建让他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何君尧曾任A股分析协会负责人,组织策划多场协会活动与大型晚会,并与企业对接沟通赞助,积累了管理经验。他说:“在举办大型晚会等活动时,组织管理者需要注重与他人沟通,做好扁平化学生组织的共同协作是最重要的能力。这种与平级协作沟通的能力,能使工作事半功倍。
拥抱当下,奔赴未来
最后,何君尧鼓励师弟师妹们不要“错过”。他祝愿大家:“本科四年是试错的黄金时期。此时我们没有太多生活压力,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希望大家勇敢尝试不同事物,找到自己热爱的方向,不要因害怕犯错而畏缩不前,大胆迈出尝试的步伐,才能收获成长与惊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翻开人生的新篇章,何君尧整装待发,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与严谨的生活态度,在工作岗位上书写崭新而精彩的一页。
(审核人: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