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学院“数智供应链管理”学科方向建设研讨会圆满举办

发布者:朱汉彬发布时间:2025-09-12浏览次数:10

  2025年9月10日下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数智供应链管理”学科方向建设研讨会在文瀚楼东701会议室成功举行。会议特邀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关旭教授、谭志加教授,以及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许明辉教授出席。工商管理学院吴海涛院长、董慈蔚副院长及相关教师代表参与研讨。
  会议伊始,吴海涛院长介绍了学院学科战略布局,并希望三位专家就“数智供应链管理”学科建设中的突破口、团队建设、资源整合及学校特色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随后,董慈蔚副院长结合学院学科建设现状,分析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初步建设规划,包括加强高水平论文发表与学术会议支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教学与研究团队建设等。
  三位校外专家充分肯定了学院在“数智供应链管理”方向上的前瞻布局,认为该领域紧扣平台经济与智能制造的发展脉搏,不仅在学术研究中具备独特价值,在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实践方面也拥有广阔空间。他们高度评价了该学科方向在高水平论文发表、团队结构优化及科研项目组织等方面已取得的积极进展,认为这些为学科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他们结合国内外发展趋势与学院实际,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关旭教授强调,青年教师应在学术研究中保持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和区域合作平台,通过与国内外同行、期刊主编及行业专家的交流学习,提升研究视野与学术影响力;他还建议在“数智供应链”总体框架下,每位学者应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方法与方向,既体现学科特色,又兼顾跨学科交叉创新。许明辉教授提出,应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学术奖励支持机制,通过稳定的资助制度与高水平论文奖励等方式,激励团队成员保持科研活力,并确保学科方向保持专业性和前瞻性,同时关注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持续成长与学术积累。谭志加教授指出,人才引进应注重国际化视野,特别是引进具有海外学习或研究经历的优秀青年学者;在科研项目方面,他建议从基础立项入手,循序渐进参与重大科研项目,以提升团队在竞争激烈的重点项目中的成功率,并形成可持续的科研能力与学术积累。
  最后,在自由研讨环节,学院教师积极建言。熊峰老师提出博士生研究方向应更紧扣学科定位,并强调省级平台建设的重要性;王田老师关注团队方向与教师个人发展的匹配问题,强调团队协同与个人成长的平衡;邹碧攀老师则认为青年教师需聚焦科研,并呼吁进一步细化团队方向。
  此次研讨会凝聚了多方智慧,进一步明确了学院学科建设路径,为“数智供应链管理”方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必将推动工商管理学院学科建设迈向更高质量的新阶段。